[ lán zǐ ]以技妄游者。即指走江湖的人。兰,通“阑”,妄。
[ lù lán ]绿襴,下截加绿的襴衫。文士之服。
[ qiān lán biàn bào ]比喻潜移默化。
[ rèn lán ]《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宋 徐铉《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宋 辛弃疾《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周实《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lín lán ]1.花名。或曰梔子的别名。2.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 liú lán xiāng ]一种普通庭园薄荷,广泛栽培用于香料,特指它的芳香油。
[ pèi lán ]佩系兰草。以兰草为佩饰,表示志趣高洁。语出《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朗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
[ shí lán ]1.香草名。即山兰。兰草的一种。2.石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韦》。参见“石韦”。
[ mù lán ]1.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2.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 mù lán huā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南曲属南吕宫,用作引子。北曲属高平调,用作小令,亦见于诸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