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 yǎng ]古泽薮名。在今 山东省 莱阳市 东,后湮废。《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 幽州,其山镇曰 医无閭,其泽藪曰 貕养。”按,《汉书·地理志上》“貕”作“奚”。
[ jiā yǎng ]挟制豢养。《汉书·王尊传》:“长安 宿豪大猾东市 贾万、城西 万章、翦 张禁、酒 赵放、杜陵 杨章 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
[ xiū yǎng ]1.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理论~。文学~。他是一个很有~的艺术家。2.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人有~,从不和人争吵。
[ xiū zhēn yǎng xìng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 yǎng ān ]1.保持安全;保持安稳。2.养体安身。谓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
[ yǎng bīng ]指供养和训练士兵:~千日,用兵一时。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yǎng bìng fāng ]唐 开元 时由官府设置属寺僧经营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残疾人的场所。
[ yǎng bìng yuàn ]即养病坊。前蜀 冯鉴《续事始·病坊》:“开元 二十三年,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廪食焉。近代改悲田院,或曰养病院。”参见“养病坊”。
[ yǎng cái ]1.谓养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树木。《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2.比喻培养人才。唐 白居易《寓意》诗之一:“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3.指旧时收养的准备充作使女或妓女的孩子。《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我替他领了这个孩子来了,到是乡里人家女孩儿,今年纔十二岁,正是养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