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án gù ]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守旧。~不化。2.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分子。3.不易制伏或改变:这种病很~,要根治不容易。
[ wán gù bù huà ]坚持保守或反动的立场观点,拒不改变。
[ zhǎng gù ]1.官名。2.官名。见“掌故”。3.官名。
[ zǔ gù ]1.险要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周礼·夏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唐 孔颖达 疏:“高其垒以为军之阻固。”2.险要和坚固。明 陈子龙《步出夏门行·土不同》:“气劲土深,山川阻固。”
[ yù gù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2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酒泉等地。有本民族语言,兼通汉语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多信奉藏传佛教。建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 zhuān gù ]1.犹固执。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体别》:“彊楷坚劲,用在楨干,失在专固。”《周书·艺术传·黎景熙》:“又勤於所职,著述不怠。然性尤专固,不合於时。是以一为史官,遂十年不调。”清 陈确《答吴仲木书》:“正欲与诸同人各尽胸怀,以求至当,以开我专固之臆见耳。”2.犹专擅。《后汉纪·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宠幸殊特,专固后宫。”3.坚定;专一。唐 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卢士玫 自居郎署,执政者言其温重不回,守法专固;副内史事,物议归之。”唐 温宪《程修己墓志》:“公幼而专固,通《左氏春秋》。”
[ zé shàn gù zhí ]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 zhēn gù ]1.守持正道,坚定不移。2.主干;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