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ì jìn ]1.兵家语。谓防区内禁止随意通行。2.谓地处禁中。禁,指宫禁。
[ dì jīng ]1.《黄庭内景经·百穀》:“百穀之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后因以“地精”指百谷。唐 卢照邻《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閲,丹药几年成?扣鐘鸣天皷,烧香厌地精。”2.大地的灵气。《云笈七籤》卷二:“太初时,虽有日月,未有人民。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3.人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4.何首乌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
[ dì jǐng ]1.《庄子·齐物论》:“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成玄英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於形,形待造物,请问造物復何待乎?斯则待待无穷,卒乎无待也。”影布地上,后世道家遂以“地景”形容无待外物、与道俱化的修养境界。2.指点缀地面的小景物,如花草等。
[ dì jìng ]1.传说中的大镜,可用以照见地下之宝。2.谓地面的积水。
[ dì jiǔ tiān cháng ]时间长,日子久。
[ dì kàng ]又称火炕。北方人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床。一般在室内的地上起灶,烧火做饭,烟火由火道通入炕下,利用余热取暖。比较讲究的人家,则在室内或室外掘一长方形的坑,于坑内砌灶,于地下引火至炕中专供取暖。不烧火时,坑上覆之以板。
[ dì qiào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 外层。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6千米。分两层,上层由硅铝质岩石组成,下层由硅镁质岩石组成。上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大陆地 壳表层的岩石,有些经风化破坏后,在生物和人类的作用下形成土壤层。壳(qiào)。
[ dì qiào yùn dòng ]也叫构造运动。地壳发生变位和变形的运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能导致岩石变形、海陆变迁。
[ dì kōng dǎo dàn ]从地面发射的 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
[ dì kū ]1.在地下挖掘的洞穴。2.谓大地的低洼之处。
[ dì kuàng rén xī ]地方大,人烟少。
[ dì là ]道家五斋祭日之一,指农历五月五日。
[ dì lài ]1.风吹大地的孔穴而发出的声响。2.指穴谷。
[ dì láng ]传说中地下的狗。古代视为凶兆。
[ dì lǎo hǔ ]俗称地蚕、土蚕。昆虫。幼虫昼伏夜出,危害玉米、棉花、薯类、蔬菜等。
[ dì lǎo shǔ ]1.烟火的一种。宋 周密《齐东野语·御宴烟火》:“穆陵 初年,尝於上元日 清燕殿 排当,恭请 恭圣太后。既而烧烟火於庭,有所谓地老鼠者,径至大母圣座下。大母为之惊惶,拂衣径起。”《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霸王鞭,到处响喨;地老鼠,串遶人衣。”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烟火》:“烟火花炮之製,京师极尽工巧……其不响不起盘旋地上者曰地老鼠,水中者曰水老鼠。”2.即田鼠。峻青《老水牛爷爷》:“只见就在我们的窝棚根底下,有一个茶碗口大的地老鼠洞,堤外的河水,咕嘟嘟地从洞口里向堤里面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