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ěi yuán ]1.委员会的成员。2.旧时被委派担任特定任务的人员。
[ wěi yuán huì ]1.政党、团体、机关、学校中的集体领导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央~。体育运动~。校务~。2.机关、团体、学校等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招生~。伙食~。
[ wěi yuǎn ]1.弃置而远离。2.推卸责任,推委避事。
[ wěi zhàng ]1.亦作"委杖"。2.依凭,依靠。3.谓丢弃武器。
[ wěi zhē ]1.曲折。2.谓周至,周到。3.周旋,斡旋。
[ wěi zhì ]1.谓周详亲切。《魏书·阉官传·王质》:“高祖 颇念其忠勤宿旧,每行留大故,冯司徒 亡,废 冯后,陆叡、穆泰 等事,皆赐 质 以璽书,手笔莫不委至,同之戚贵。”2.犹屡至。唐 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加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穀熟衍,符貺委至。”
[ wěi zhì ]1.归顺并接受约束。2.委托别人治理。
[ wěi zhì ]1.亦作“委挚”。亦作“委贄”。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汉 班固《白虎通·瑞贽》引《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2.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 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孔颖达 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3.引申为臣服、归附。晋 陆云《盛德颂》:“越裳 委贄,肃慎 来王。”《魏书·张袞传》:“昔 酈生 一説,田横 委质;鲁连 飞书,聊 将授首。”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钱俶 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闕,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明 张煌言《子房报韩论》:“观史载 汉王 归国,子房 送之 南郑。辞归,劝以烧絶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贄於 汉 也。”4.送上礼物,拜人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贄为弟子。”5.弃身;置身。唐 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唐 白居易《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宋 王安石《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