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少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ào nián ér tóng yè yú tǐ yù xué xiào ](少shào)在业余、课余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体育运动训练的学校。分普通和重点两种,前者的学生分散在普通中小学上学,课余时间集中到业余体育学校训练;后者的学生集中住宿,在一起进行文化学习和训练。
[ shào nián fàn ]在我国指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因犯罪而被依法判处徒刑的人。
[ shào nián gōng ]城市中设立的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供其开展文体、科技活动的校外机构。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 ]原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现在多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 shǎo nián lǎo chéng ]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同“少年老成”。
[ shào nián piāo bó zhě ]中篇小说。蒋光慈作。1926年发表。汪中出身佃农,父母被地主害死后,他只身飘流在外,后当了纱厂工人,并参加工会工作。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他被捕入狱。出狱后投考了黄埔军校,后在惠州一战中牺牲。
[ shào nián wéi tè de fán nǎo ]长篇小说。德国歌德作于1774年。以书信体形式描写出身于市民家庭的维特,爱上姑娘绿蒂,但绿蒂早已和别人订婚。维特无限痛苦,绝望之余受雇于公使馆,试图在工作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但仍郁郁寡欢。终因感到生活无望,自杀身亡。
[ shào nián xiān fēng duì ]我国和某些国家的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简称少先队。
[ shào nián xiān fēng yíng ]见“少年先锋队”。
[ shào nián xíng ]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南朝 宋 鲍照、北周 庾信 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 quē shǎo ]缺少。
[ shào nián zhī jiā ]与少年宫性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机构。参见“少年宫”。
[ shào nián zhōng guó xué huì ]1919年7月由李大钊、王光祈等在北京发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总会设北京(1924年迁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国巴黎设分会。会务活动有出版刊物、讲演、学术讨论等。1925年底,因会员严重分化而停止活动。
[ shào nián zǐ ]1.古称青年人。唐 蒋蕴《赠郑氏妹》诗:“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前少年子。”明 刘基《旅兴》诗之三六:“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2.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 齐 王融 和 唐 李白 等均作有《少年子》。
[ shào nǚ ]未婚的少年女子。
[ shào nǚ fēng ]指西风。语出《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清 黄生《义府·少女风》:“兑为少女,位西方,此谓风从西来耳……考《輅传》,輅 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又‘少男风起,众鸟和翔,其应至矣。须臾,有艮风鸣’云云,少男为艮,则少女为兑可知。”南朝 梁 刘孝威《雨》诗:“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宋 詹默《祷雨诗》:“下僚窃有随车喜,遥见枝头少女风。”元 宋褧《明照坊对雨》诗:“美人虹见西山霽,少女风来北里秋。”南朝 梁元帝《咏风》诗:“欲因吹少女,还将拂大王。”宋 范成大《三次喜雨诗韵》:“天籟侵晨占少女,雨师连夜檄元冥。”参见“少女”。
[ shào nǚ nèn fù ]指年轻妇女。《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他身边又无出,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做什么?”《金瓶梅词话》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的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他娘劝他,前月嫁了外京人去了。”
[ shào nǚ zhuāng ]一般指初中到高中低年级女生穿着的服装。包括上学装、家常衣、外出衣和内衣四类。款式随意、大方、纯洁、适体而富有个性。色彩一般选用稳定色调。采用套装形式。一般选用中档面料。
[ shǎo ǒu ]谓寡合。《梁书·张充传》:“充 生平少偶,不以利欲干怀,三十六年,差得以栖贫自澹。”
[ shǎo péi ]客套话,对人表示因事不能相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