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户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iā xián hù sòng ]家家都不断歌诵。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怀念。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
[ jiā yù hù xiǎo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同“家喻户晓”。
[ jiā yù hù xí ]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 jiā yù hù xiǎo ]每家每户都知道。
[ jiě hù ]旧时解纳钱粮的差役。
[ kēng hù ]唐 宋 以来采掘金属矿的在籍专业户。
[ jiōng hù ]闭户。
[ kòu hù ]敲门。
[ jiāo hù ]指以采珠为业的民户。
[ fǔ hù ]军户的一种。指 北魏 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徵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廝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军府的户口,世执兵役,称为府户,也就是兵户。府户、兵户有的是被强征而来的,有的是被俘虏或坐罪而来,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
[ dìng hù ]见〖订户〗。
[ gài hù ]即惰民。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 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 雍正 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 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 浙 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 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 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 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 雍正 元年﹞并諭 浙江 之惰民,苏州 之丐户,操业与乐籍无异,亦削除其籍。”参见“惰民”。
[ bì hù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南朝 梁 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清 张穆《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 bì mén jìn hù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bì mén sè hù ]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 fǎn hù ]古代南方地名。
[ huā mén liǔ hù ]指妓院。
[ jiàn hù ]现有户口。
[ jiàng hù ]1.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2.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 把有技艺的工匠俘获,征调编为匠户。”参阅《明会典·工匠二》。
[ jiā zhì hù chá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