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rén ]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步七曜之盈缩,推兴亡之道轨者,术人也。”宋 叶适《赠岩电隐士》诗:“近时术人多莽荡,要把虚名随妄想。”明 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我的新郎,术人算他命,道他今年定做状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人》:“盖读书童子,自塾中归,为术人所迷,復投以药,四体暴缩;彼遂携之,以为戏具。”参见“术士”。
[ shù shì ]1.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2.方士。
[ shù shì guān ]亦作“术士冠”。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
[ shù shù ]1.象声词。2.生长迅疾貌。3.兴盛貌。4.宽广貌。
[ shù shù ]1.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也称“数术”。《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但史官久废,除天文、历谱外,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堪舆、占候等。《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洛 中 邵康节 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清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若道家、若农家、若杂家、若阴阳家、若兵、若术数、若方技,其言皆称 神农、黄帝。”2.治国的方法和谋略。《管子·形势》:“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日进于大功。”《汉书·晁错传》:“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於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术数谓法制,治国之术也。”3.指君王驾驭臣下的策略、手段。《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姦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宋 苏轼《上初接位论治道·道德》:“去圣益远,邪説滋炽……为 申 商 之学者,则曰:人主不可以不学术数。”4.权术和计谋。《鹖冠子·天则》:“临利而后可以见信,临财而后可以见仁,临难而后可以见勇,临事而后可以见术数之士。”清 戴名世《书光给谏轶事》:“时亨 尝切齿詬詈 大鋮(阮大鋮),而 大鋮 度 时亨 清正,不可以术数笼致,至是嗾 泽清(刘泽清)使执之。”5.指方法,门径。郭沫若《十批判书·名辩思潮的批判》:“《吕氏春秋·荡兵篇》云,‘援推,兵也,’足证所谓援、所谓推,并不是专为寻求真理的法门,而是辩敌致胜之术数。”6.犹言以隧道计数。《墨子·非儒下》:“三年之内,齐 吴 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孙诒让 间诂:“术当为遂。为隧之假字,以隧计数,犹言以泽量也。”
[ shù xué ]1.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 shù yì ]1.亦作“术蓺”。经艺。2.技术,技能。3.历数、方伎、卜筮之术。
[ shù yǔ ]某种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如数学中的微分、积分,物理学中的原子、电子,语言学中的元音、辅音等。
[ shù zhì ]1.道术才智。2.指好用权术之士。
[ xiāng shù ]犹乡遂。指都城郊外地区。术,通“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