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柳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liǔ pú ]柳和水杨。二者皆易生而早凋,因以喻体弱。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简文 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我姐姐桃李之姿,尚未缔鸞交凤友;我 梦巫 柳蒲之质,何日成燕侣鶯儔?”
[ liǔ pǔ ]1.植柳的水滨。唐 赵嘏《西江晚泊》诗:“茫茫靄靄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2.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下。为 浙江 南北交通要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钱塘县》:“柳浦,六朝 时谓之 柳浦埭。刘宋 泰始 二年遣 吴喜 击 孔顗 等於 会稽,喜 自 柳浦 渡,取 西陵,击斩 庾业。”
[ liǔ qī ]宋 柳永 排行第七,人以此称之。
[ liǔ qǐ ]泛指柳树。杞,柳的一种,也叫红皮柳。
[ méi hé liǔ ]词牌《生查子》的别名。因 宋 韩淲《生查子·梅和柳》词有“山意入春情,都是梅和柳”句而得名。参阅《词谱》卷二。
[ méi liǔ yì ]指春意。唐 杜甫《白帝楼》诗:“去年梅柳意,还欲搅边心。”
[ ruò liǔ ]柔细的柳条。
[ liǔ qì huā tí ]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
[ liǔ qiāng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青岛及附近地区。
[ liǔ qiáo ]柳荫下的桥。古代常折柳赠别,因泛指送别之处。唐 白居易《开成二年三月三日奉十二韵以献》:“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宋 张先《江南柳》词:“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元 任昱《红绣鞋·湖上》曲:“随人松岭月,醒酒柳桥风。”
[ liǔ qiè zǐ ]对 唐 柳璨 的誉称。箧子,指书箱。
[ liǔ qīng ](1916-1978)陕西省吴堡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创业史》、《铜墙铁壁》等。
[ liǔ qīng niáng ]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 liǔ qíng huā yì ]形容女子的媚态。
[ liǔ qiú ]随风卷成团的柳絮。
[ liǔ qú huā shì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liǔ quān ]我国传统风俗,清明节用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谓可去毒避邪。
[ liǔ quán ]1.清 蒲松龄 的号。《淄川县志·蒲松龄小传》:“淄川 蒲松龄,字 留仙,号 柳泉。辛卯岁贡。以文章风节著一时。”清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柳泉《志异》一书,风行天下,万口传诵。”2.地名。在 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区 蒲家庄 东山谷中。泉流谷底,谷内绿柳成荫,故名。为 蒲松龄 故居,因而闻名于世。
[ liǔ róng ]柳絮的别名。
[ liǔ ruò huā jiāo ]形容女子苗条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