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lòu ]1.犹荒弛。《汉书·韦贤传》“我邦既絶,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繇王室”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言自絶 豕韦氏 之后,政教逸漏,不由王者也。”2.犹遗漏。《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这只是把训诂、注释、考据方法用进了全书,使全书无一词一义的逸漏。”
[ yǒu lòu ]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
[ yù ròu lòu fǔ ]腐败变质的肉食。
[ tóng hú dī lòu ]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 tūn zhōu lòu wǎng ]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同“吞舟是漏”。
[ tūn zhōu shì lòu ]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wú lòu ]1.不泄露。2.没有漏洞。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 wú lòu guǒ ]佛教语。谓修持无漏法所得的证果,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即是。
[ wú lòu zhàng ]一种特制的有底罩的帐子。
[ xiǎo pī lòu ]方言。不务正业的小青年。高晓声《崔全成》:“在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退休的老人,有四郊来的农民……也有借这儿一块宝地虚掷青春的小纰漏。”
[ xià lòu ]缝隙,比喻事情的漏洞:~之处,有待订补。
[ xīng yí lòu zhuǎn ]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 yè lòu ]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
[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
[ wǔ lòu ]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唐 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 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