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dài niú ]古代称牛角与牛之值相等。
[ niú dāo ]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常以喻大材器。南朝 宋 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譬割鸡之政,亦有牛刀。”唐 孟浩然《赠萧少府》诗:“鸿渐昇仪羽,牛刀列下班。”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却笑 瀘 溪 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甌。”清 沉起凤《谐铎·鸡谈》:“尚得牛刀一试,冀他年大用也哉!”
[ niú dāo gē jī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niú dí ]牧牛人吹的笛子。亦指这种笛子吹奏的声音。
[ niú dòu ]1.指牛宿和斗宿。传说吴灭晋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2.牛鬭:1.谓牛相斗。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仲堪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 niú dòu ]1.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和症状与天花极相近。2.痘苗:种~。
[ niú dùn ]牛栏。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 niú dùn dì sān dìng lǜ ]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的作用时,乙物体必定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反作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 niú duó ]1.牛铃。亦指牛铃声。2.借指人材。
[ niú fù shū ]借指伪造的文字材料。典出《史记·封禅书》:“齐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见上……居岁餘,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越缦堂读书记·艺术》引 明 赵崡《石墨镌华》:“《论吴天发碑》,谓直是牛腹书。三代彝器,其文非不奇古,然皆尔雅典则,何曾为牛鬼蛇神?”
[ niú gāo mǎ dà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niú gōng ]1.古代国家饲养禽畜的处所。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桑里 东,今舍西者,故 吴 所蓄牛羊豕鸡也,名为牛宫。”2.专指牛栏。宋 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五:“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帝社稷》:“先是工部盖农舍,筑牛宫,造仓厫。”清 黄遵宪《己亥杂诗》之八十:“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 niú huò ]发生于牛身上的怪异现象。多指怪胎。古时认为象征将有灾祸,故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隋书·五行志下》:“梁 武陵王 纪 祭城隍神,将烹牛,忽有赤蛇绕牛口。牛祸也。”唐 李德裕《清冷池怀古》诗:“牛祸衅将发,羊孙 谋始回。”《清史稿·灾异志五》:“《洪范》曰:‘土爰稼穡。’不成则为咎徵。凡恒风霾、晦冥、花妖、虫孽、牛祸、地震、山頽、雨毛、地生毛、年饥、黄眚、黄祥皆属之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