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huā ]1.(~儿)极少量的盐:汤里搁点儿~儿。2.盐霜。
[ yán jī ]亦作“盐韲”。切碎后腌渍的菜。常喻指生活清苦。
[ yán jià ]亦作“盐贾”。盐的价格。《汉书·宣帝纪》:“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颜师古 注:“贾读曰价。”《新唐书·食货志四》:“青、楚、海、沧、棣、杭、苏 等州,以盐价市轻货,亦输司农。”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 请定盐价,每斤三十文。”建南《盐场》:“还有第四条,盐价须按市价增涨!”
[ yán jiān ]指产盐的行政地区。宋 代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孟知祥 累表请割 云安 等十三盐监隶 西川,以盐直赡 寧江 屯兵。”
[ yán jiǎn dì ]土壤中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不利于植物生长。
[ yán jiǎn tǔ ]也叫盐渍土。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统称。氯化纳、硫酸钠等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盐土;碳酸钠或重碳酸钠等含量较高的土壤叫碱土。可采用挖沟排水、种植作物降解等措施加以改良。
[ yán jiàng kǒu ]指说不吉利的话有应验。
[ yán jué ér ]亦称“盐角儿令”。词牌名。宋 王灼《碧鸡漫志·盐角儿》:“盐角儿,《嘉祐杂志》云:梅圣俞 説:始教坊家人市盐,于纸角中得一曲谱,翻之,遂以名,今双调《盐角儿令》是也。欧阳永叔 尝製词。”
[ yán jué ér lìng ]见“盐角儿”。
[ yán jīng ]盐卤烧开后尚未凝结成盐的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