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符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ǐng fú ]测量日影的一种仪器。
[ jīn yú fú ]1.金质的鱼符。2.辽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
[ fén fú pò xǐ ]烧毁信符,打碎印章。
[ biǎo fú ]犹表率。
[ jì fú ]计使的符信。
[ juān fú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唐 户部有蠲符,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 jīn hǔ fú ]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九。”吕向 注:“金虎、竹使符,汉 家符名。”《元史·兵志一》:“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元史·地理志六》:“至元 十七年,命 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 河 源。”亦省称“金虎”。元 萨都剌《送管监司升广西宣慰使》诗:“花驄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 jīn zì yá fú ]宋 代给有战功将帅的书有金字的牙质符信。《宋史·高宗纪》:“﹝ 绍兴 五年十一月﹞庚午朔,初置节度使以下金字牙符,命都督府掌之,给将帅立战功者。”
[ kāi xīn fú ]道教符名。
[ lín fú ]亦作“麐符”。古代朝廷颁发的麟形符节。
[ liù fú ]谓三台六星的符验。
[ lù fú ]一种通行凭证。
[ jì míng fú ]古代儿童佩用的一种迷信物。旧时恐小孩夭折,故寄名于神或僧道为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辟邪祛祟,却病延年。《红楼梦》第八回:“﹝ 宝玉 ﹞项上掛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 jiàng fú ]上天赐予符命。
[ hé fú ]1.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管子·宙合》:“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即合符,而 晋鄙 不授公子兵而復请之,事必危矣。”宋 叶适《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琚、安世 不相谋也,检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2.相符合。汉 刘向《说苑·贵德》:“陛下初即至尊,与天合符。”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序》:“入神之制,与造化合符;成物之能,与坤元等契。”前蜀 杜光庭《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名姓生辰,子孙年数,重重显述,一一合符。”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后世只知 神尧夫 能预知 靖 康 之祸与 怀愍 一辙,而不知两 宋 之事事合符两 晋 也。”3.指符信。清 昭槤《啸亭杂录·癸酉之变》:“有护军某,知事急,怀合符於身,亦被数刃,懵然卧阶下,合符得以保全。”
[ jūn fú ]兵符。古时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
[ kè fú ]秦 书八体之一。刻于符节上的文字。
[ mù yú fú ]木质鱼形符节。《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十年﹞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於京师官五品已上。”
[ lù fú ]即竹使符。为 汉 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 mò fú ]暗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