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羊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wàn yáng ]唐 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 李德裕 为太子少保,分司 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 xī yáng ]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
[ xuán yáng jī gǔ ]一种疑兵之计。
[ xuán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谓用招牌骗人,比喻名实不符。语本《晏子春秋·杂下一》:“君使服之於内,而禁之於外,犹悬牛首於门,而卖马肉於内也。”《续景德传灯录·天童昙华禅师》:“二十年来坐曲录牀,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悬羊头卖狗肉,赖人财;倚杖着秤儿小,刀儿快。”参见“挂羊头卖狗肉”。
[ yā yáng ]杀羊。
[ yáng bái ]一种因缺乏色素而引起的白斑病。又称羊白头。
[ yáng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 百姓为立碑于 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南朝 梁 刘孝绰《栖隐寺碑铭》:“召 棠且思,羊 碑犹泣。”亦称“羊公碑”、“羊峴”。唐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羊公 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唐 王维《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出 虎溪,泪碑有同 羊 峴。”参见“堕泪碑”。
[ yáng bí gōng ]唐太宗 对 魏徵 的戏称。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魏徵嗜醋芹》:“有日退朝,太宗 笑谓侍臣曰:‘此 羊鼻公,不知遗何好而能动其情?’侍臣曰:‘魏徵 嗜醋芹。’”宋 杨万里《读<贞观政要>》诗:“酒倾一斗鳶肩客,醋设三杯 羊鼻公。”
[ yáng bǔ ]古代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占卜法。
[ yáng cháng ]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2.山名。3.羊肠坂的省称。
[ yáng cháng bǎn ]见“羊肠坂”。
[ yáng cháng bǎn ]古坂道名。萦曲如羊肠,故称。有两处:一在今 山西省 壶关县 东南;一在今 山西省 晋城市 南。三国 魏 曹操《苦寒行》:“北上 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 詰屈,车轮为之摧。”亦作“羊肠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伊闕 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裴駰 集解引 晋 皇甫谧 曰:“壶关 有 羊肠阪,在 太原 晋阳 西北九十里。”《史记·魏世家》“断 羊肠,拔 閼与”唐 张守节 正义:“羊肠阪 道在 太行山 上,南口 怀州,北口 潞州。”
[ yáng cháng xiàn ]羊的肠子制成的线,用于缝合体腔内的伤口或切口。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 yáng chē ]1.古代一种装饰精美的车子。《释名·释车》:“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隋书·礼仪志五》:“﹝羊车﹞其制如軺车,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宋史·舆服志一》则谓“羊车”即古辇车。2.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 晋武帝 ﹞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盬汁洒地,而引帝车。”《南史·后妃传上·潘淑妃》亦载此,则以为 潘淑妃 事。后常以羊车降临表示宫人得宠;不见羊车表示宫怨。金 王若虚《宫女围棋图》诗:“尽日羊车不见过,春来雨露向谁多。”元 萨都剌《四时宫词》:“夜深怕有羊车到,自起笼灯照雪尘。”清 朱彝尊《高阳台》词:“游丝不繫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3.小车。《晋书·卫玠传》:“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唐 孙元晏《咏史》:“叔宝 羊车海内稀,山 家女婿好风姿;江 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4.佛教喻接受佛法的能力。《法华经·譬喻品》以羊车为小乘,鹿车为中乘,牛车为大乘。唐 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灵机入证,穷象载於初髫;妙諦因心,释羊车於弱冠。”
[ yáng chéng ]广东广州的别称。参见〔五羊城〕
[ yáng dēng ]用竹丝扎成外糊以纸的羊形灯。民间常在灯节悬挂。
[ yáng diān fēng ]癫痫的俗名。
[ yáng dù ]晋 羊祜、杜预 二人先后镇 襄阳,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 yáng dǔ shǒu jīn ]方言。毛巾。形如羊肚,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