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腰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ù yāo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后因称美女之腰为“素腰”。
[ wān yāo pěng fù ]形容大笑的样子。
[ jì yāo ]腰带。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一隻手将繫腰来採住向前掐。”《元史·顺帝纪六》:“答失八都鲁 克復 襄阳 樊城 有功,陞 四川 行省右丞,赐金繫腰一。”《花城》1981年第5期:“她和衣躺着,皮袄的系腰松开了。”
[ xiǎo mán yāo ]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明 唐寅《黄莺儿》词:“路迢遥,归期正早,瘦损小蛮腰。”方荣杲《题红薇日记》诗:“侠女芳名称 玉娇,玲瓏嫵媚小蛮腰。”参见“小蛮”。
[ xuē yāo zǐ ]对妓女的戏称。
[ yán yāo ]山腰。
[ yī zǐ yāo huáng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yī zǐ yāo yín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xì yāo ]1.亦作“细要”。纤细的腰身。《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 好士细要,故 灵王 之臣皆以一饭为节。”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楚王 宫内无不推其细腰。”2.代指美女。唐 温庭筠《杨柳枝》诗之三:“黄鶯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3.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何 文 ﹞暮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三更竟,忽有一人,长丈餘,高冠黄衣,升堂呼曰:‘细腰!’细腰应诺。及将曙,文 乃下堂中,如法呼之,问曰:‘……汝復为谁?’曰:‘我杵也,今在灶下。’”后即以细腰称杵。北周 庾信《夜听捣衣》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4.土蜂别名。《庄子·天运》:“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成玄英 疏:“蜂取桑虫,视为己子。”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细腰无雌,蜂类也。”唐 韩愈《孟东野失子》诗:“细腰不自乳,举族长孤鰥。”5.棺木合缝的木榫。汉 王符《潜夫论·浮侈》:“钉细要,削除铲靡,不见际会。”南朝 梁 江淹《铜剑赞》序:“又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钉,悉用细腰。其细腰之法,长七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状如木枰,两头大而中央小……棺凡用细腰五十四枚。”
[ xì yāo gōng ]楚 离宫名。
[ xì yāo gǔ ]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汉 魏 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年十许岁,未知书,以博诞游遨为事,好骑屋栋,打细腰鼓。”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
[ yā yāo ]1.古代妇女挂在腰间的饰物。2.紧身腰带。一种布制的长带,中间有个袋,常束在腰间。
[ yà yāo ]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 tāo yāo bāo ]1.在腰包里掏(钱),多指出钱:今天这顿饭我付钱,不用你~。2.指小偷从别人腰包里偷东西。
[ tǐng yāo zǐ ]摆架子。
[ xiā yāo ]谓行鞠躬礼。
[ xié yāo ]撷腰,汉语词语,意思为系结腰间,
[ xióng yāo hǔ bèi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yǎn yāo huáng chì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國初士大夫戲作語云:‘眼前何日赤,腰下幾時黄。’謂朱衣吏及金帶也。”后以“眼腰黄赤”喻富贵荣华。宋 刘克庄《好事近·壬戌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鬢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 yī yāo ]1.亦作“一要”。带子一条称一腰。2.称裙裤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