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ng fèng ]1.奉养;奉事。2.谓施工营建。奉,行。
[ yíng fú ]莹拂。拭去尘垢,琢磨之使光洁。比喻阐明事理,去惑显真。营,通“莹”。
[ yíng fǔ ]1.武将的府第。2.指武将。
[ yíng gàn ]1.办理;经营。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今者无故又创一司,号曰制置三司条例,使六七少年,日夜讲求於内,使者四十餘辈,分行营干於外。”元 王晔《桃花女》楔子:“我夫主亡化之后,全亏这孩儿早起晚眠,营干生理,养活老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没一句説话不与 谢保 商量,没一件事体不叫 谢保 营干。”2.办事;干活。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水浒传》第九九回:“亦有村庄房舍,其中人民,也是在那里忙忙的营干。”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明日,入城营干,日暮未归。”3.钻营;打关节。《元典章·吏部二·承荫》:“近年间各衙门奏选用人的豪霸富户,每往往营干了受宣勅的名分。”《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孚 度道必然解郡,却待差人到 安庆 去替他用钱营干。”《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僧徒又復营干近侍,买作佛事,岁用钞数千万锭。”清 王晫《今世说·方正》:“柴虎臣 生平拙於逢人,少营干,疎懒率素。”4.现代军队营级干部的略语。京剧《奇袭白虎团》第五场:“众营干:保证完成任务!”
[ yíng gěi ]供给。《晋书·刘寔传》:“ 寔 少贫窶,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北史·魏阳平幽王新成传》:“子 敏 ,嗜酒多费,家为之贫。其婿柱国 乙弗贵 、大将军 大利稽祐 家貲皆千万,每营给之。”
[ yíng gòu ]1.亦作“营搆”。1.犹建造。《魏书·逸士传·李谧》:“夫明堂者,盖所以告月朔、布时令、宗 文王、祀五帝者也。然营构之范,自当因宜创制耳。”宋 范仲淹《上枢密尚书书》:“兵聚城中,无舍可泊,人马暴露,时苦寒凛,库緡空虚,不议营搆。”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玉湾 谓余:‘海口 有 石城 妙高,相近有别墅,已买山欲营构为胜地。’”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二》:“出洋以来,所见各口礮臺不下十餘处,邇来营搆日精,往往不惜工费,甚至有以铁造臺者。”2.犹勾引。明 王錂《寻亲记·惩恶》:“想是要营搆他妻子,故下这般毒手。”3.构思;创作。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都京诸赋》:“若如此言,则古人极意营构,止作得《广事类赋》、《类林新咏》、《兔园册子》而已。”严复 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他日人身之所作。”
[ yíng guān ]1.营一级的长官。《清史稿·兵志三》:“二年,乃改仿 湘 军成规,以五百人为一营,设营官、哨队官及亲兵。”陶成章《浙案纪略·濮振声传》:“五哨为营,有营官,号曰千夫长。”2.指负责地方武备和治安的官吏。《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林之孝 便叫人开了门,报了营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附《上杨提台禀帖》:“驻防营官之在卑县者,卑职每留意周旋。”
[ yíng guàn ]指从事田间劳作。灌,灌溉。
[ yíng guó ]1.营建国都。2.治理国事。
[ yíng hé ]1.环绕合拢,形成包围圈。2.营阵形成。
[ yíng hù ]十六国、东晋、南北朝 时,各族统治者将所虏之民户配置各地,归军队管辖,称营户。《宋书·沉庆之传》:“庆之 前后所获蛮,并移京邑,以为营户。”《魏书·高祖纪上》:“沃野、统万 二镇 敕勒 叛,詔太尉、陇西王 源贺 追击,至 枹罕,灭之,斩首三万餘级;徙其遗迸於 冀、定、相 三州为营户。”《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元年》:“益州 营户 李腾 开城纳 纵 兵,杀 璩 及弟 瑗,灭其家。”胡三省 注:“民有流离逃叛分配军营者为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