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ū luò ]凋落;衰残。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是故天之道以三时成生,以一时丧死。死之者,谓百物枯落也;丧之者,谓阴气悲哀也。”汉 徐干《中论·修本》:“《诗》曰:‘……何木不死,何草不萎。’言盛阳布德之月,草木犹有枯落而与时谬者。”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
[ pò lào hàn ]亦作“破落韩”。亦作“破六韩”。三字姓。
[ pò luò hù ]指先前有钱有势而后来败落的人家。
[ pò luò nà ]三字姓。见《通志·氏族一》。
[ lì luo ]1.(言语、动作)灵活敏捷,不拖泥带水:说话~。动作挺~。2.整齐有条理:身上穿得干净~。3.妥当;完毕:事情已经办~了。病还没有好~。
[ liáo luò ]1.辽阔空旷。2.稀疏;冷落。3.疏远,冷漠。4.迂远空疏。5.差别很大,悬殊。6.流落,漂泊。
[ liú luò shī suǒ ]流转沦落,没有安身的地方。
[ liú shuǐ luò huā ]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 lú luò ]1.庐舍,房舍。2.庐帐;毡帐。
[ mán luò ]1.指南方少数民族部落。2.犹荒落。
[ lào bāo han ]受埋怨;受责难:帮他半天忙,倒落了包涵。
[ luò bǐ ]下笔:他的画是在先有了生活体验而后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