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ǐ jì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 míng fèng jì ]传奇剧本。明代人作。明嘉靖时杨继盛、邹应龙等八人,先后向皇帝弹劾权臣严嵩,受到迫害,最后斗倒严嵩,清算严党罪行。是明代传奇以当时政治斗争为题材的代表作。
[ nèi jì míng ]清 代被保举的人或在军机处记名,或在吏部记名,在军机处记名者较易得官,称内记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原这 赵大人 也是一个 江南 候补道,号叫 啸存,这回进京引见,得了内记名出来。”
[ nèi jì shì ]称协助处理文书的婢女。
[ qián jì ]旧时机关团体使用的图章,多为长形,不及印或关防郑重。
[ shí zhèng jì ]唐 时廷议奏对的记录,称“时政记”。始于 唐 长寿 间。由宰相撰著,封送史馆。
[ shí jì ]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 shū jì ]〈名〉用于“书记员”。我国各级法院、检察院中担任记录并办理其他有关事项的人员。[ shū ji ]1.旧指担任公文抄录缮写等工作的人员。2.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 lùn jì ]1.记述。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