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课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ùn kè ]《后汉书·百官志五》:“﹝令、长、侯国之相﹞秋冬集课,上计於所属郡国。”刘昭 注引 胡广 曰:“秋冬岁尽……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汉 代指郡对属县官吏的年终考绩。后因以“郡课”借指基层地方官的治绩。唐 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
[ kǎo kè ]1.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晋 世 杜预 议攷课,鎦毅 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2.检查收成。《国语·周语上》“耨穫亦於籍”三国 吴 韦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课之。”汪远孙《国语发正》:“《孟子》:‘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考课,即省敛也。”3.指征敛的优等。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4.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则 有虞 之制也。”5.指考核学生的成绩。《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 kǎo kè fǎ ]考核、鉴别官吏优劣的法令。
[ kǎo kè lìng ]考核铨叙官吏的法令。宋 王溥《唐会要·考上》:“天寳 二年八月五日,考功奏:准《考课令》,考前釐事,不满二百日,不合成考。”宋 王溥《唐会要·考下》:“又准《考课令》,在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者守本禄;中下以上,每退一等,夺禄一季。”《宋史·选举志六》:“议者请用《元丰考课令》,第为高下,以行升黜,岁毋过五人。”参见“考课”、“考课法”。
[ lì kè ]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 miàn kè ]当面考核。
[ mài kè ]犹卖卜。
[ mǎ qián kè ]占法的一种。相传为 三国 蜀 诸葛亮 所创制。据说以笔画圈,中书“马”字,四周任意作画,以奇偶定吉凶。方法简单,立即可占,故称马前课。
[ láo kè ]对官吏劳绩的考核。《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衢州 无他虞,齐总 无殊绩,忽此超奬,深骇羣情,若 总 必有可録,愿明书劳课,然后超资改官,以解众疑。”
[ nián kè ]谓一年征收的租税。《宋史·食货志下一》:“租额年课及一路钱穀出入之数,去其重复。”
[ mín kè ]税金。
[ quàn kè ]鼓励与督责。
[ rì chéng yuè kè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 shū kè ]1.书载官吏考绩。2.指修习的课业。
[ lì kè ]按常规征收的税赋。
[ mì kè ]犹言蜜税。谓蜂之酿蜜,如向养蜂者输税。
[ qǐ kè ]一种占卜法,摇铜钱看正反面或掐指头算干支,推断吉凶。
[ qiān kè ]犹勉强;强作。
[ rì kè ]1.做礼拜时为训诫而选读的《圣经》部分。2.每日的功课。
[ rì xǐng yuè kè ]形容经常查考。同“日省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