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踏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tà shéng ]即走绳。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索。
[ tà shí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2.旧时陕西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 tà shí qiú ]亦作“蹋石球”。旧时的一种足球游戏。球为石制或铁制。游戏竞技时用两枚球置于足下,以足踩踏一球,使撞击另一球。如此轮番踩踏、撞击,以较胜负。
[ tā shi ]1.(工作或学习的态度)切实;不浮躁。2.(情绪)安定;安稳:事情办完就~了。翻来覆去睡不~。
[ tà shòu chē ]亦作“蹋兽车”。见“踏虎车”。
[ tà sūn ]饱食。
[ tà sǔn ]犹踏坏。
[ tà suǒ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 tà tā ]1.形容不振作,不顺当。2.迟缓貌。
[ tā tà ]1.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前蜀 贯休《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踏踏的忙那步,呸呸的不住脚。”明 高启《鸡鸣歌》:“马蹄踏踏车轆轆,闕下连趍市中逐。”贺敬之《放声歌唱》:“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2.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明 高启《杨白花》诗:“美人踏踏连臂歌,山长水阔奈你何。”
[ tā tà mǎ ér ]方言。一种保暖性很强的皮靴。
[ tà tán ]亦作“蹋坛”。古代北方民族祭祀的一种仪式。
[ tà táng chē ]用多辆水车将大河之水戽入支河,以便灌溉。清 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水利》:“吾乡高田多,低田少,每遇旱年,枝河乾涸,则苗立槁。一乡之人言之保长,将水车数十百具,移至大河有水处,车进枝河,以灌苗田,谓之踏塘车。”清 方薰《踏塘车》诗:“去年踏塘车,田中赤裂飞黄沙。今年踏塘车,田中滉瀁多鱼虾。”
[ tà tī ]犹踩踏。
[ tà tí ]亦作“蹋蹄”。亦作“蹋踶”。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 tà tián qì ]用脚踏的翻土农具。
[ tà tuí ]同“踏穨”。谓履于险地。
[ tà wǔ huā ]北宋 皇帝观灯的一种仪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正月十四日,车驾幸 五岳观 迎祥池 ……御輦围转一遭,倒行观灯山,谓之鵓鸽旋,又谓之踏五花儿。”
[ tà wǔ ]以足踏地为节奏,连臂而歌舞。
[ tà xí ]犹蹈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