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íng yuàn ]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
[ xiàng shān shū yuàn ]古代书院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贵溪县 西南 象山。为 南宋 陆九渊 讲学之所。
[ xiào lè yuàn běn ]正戏开演以前的玩笑戏。多为以滑稽手段逗笑取乐的戏剧。
[ yǎng jì yuàn ]旧时收养鳏寡孤独的穷人的场所。
[ yǎng lǎo yuàn ]收养孤独老人的机构。也叫敬老院。
[ yuàn cáo ]官署中的共事者。清 厉鹗《东城杂记·东皋隐者》:“庐陵 张光弼 昱 题 范思贤 东皋 隐居云:‘诗句兴来题綵笔,道心悟后付朱弦。院曹谁信同僚后,屈指交游十五年。’”
[ 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2.唐时亦称翰林院学士承旨为院长。3.即山长。旧时书院的主讲、主持者。4.宋元时对地方狱吏的尊称。5.旧时小说中对仆从的称呼。6.以院命名的某些机关、学校,其首长称院长。
[ yuàn gōng ]1.院主。2.旧时小说戏曲中对仆人的敬称。
[ yuàn jūn ]即县君。本为对有封号的妇女的称呼。后来一般富户的妻子也称“院君”。
[ yuàn kǎo ]即院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便封出二两银子来送他:‘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发忿加意用功,府考、院考的时候你再来见我,我还资助你的盘费。’”《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送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本旗批首。”参见“院试”。
[ yuàn lì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新唐书·令狐綯传》:“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此指翰林院属官。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皇祐 二年七月,李侍中 用和 卒,詔輟视朝。下礼院乃检会 李继隆 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輟朝。”此指礼院属官。
[ yuàn pàn ]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每年春,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歷两家宅眷,於园中设鞦韆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此指宣徽院判官。《明史·太祖纪一》:“闰月丙辰,友谅 陷 太平,守将 朱文逊,院判 花云、王鼎,知府 许瑗 死之。”此指枢密院判官。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此指太医院判官。
[ yuàn qiáng ]1.见“ 院墙 ”。2.亦作“ 院墻 ”。3.围绕宅舍的墙。《旧唐书·高宗纪上》:“有司奏请造排车七百乘,拟行幸载排城;上以为劳民,乃於旧顿置院墙焉。” 刘坚 《“强盗”的女儿》:“ 杨团总 话刚落尾,爹的声音隔着院墙传进来,他讲话的声音好宏亮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