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ǎo gē wàn suì lè ]乐曲名。
[ niǎo gé huī fēi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
[ niǎo gōng ]有如鸟飞的本领。《史记·五帝本纪》“舜 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列女传》:“二女教 舜 鸟工上廪。”《竹书纪年》卷上“帝 舜 有虞氏”南朝 梁 沉约 注:“舜 父母憎 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 服鸟工衣服飞去。”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五:“《礼记》曰:‘舜 葬 苍梧,二妃不从。’明二妃生不从征,死不从葬,义可知矣。即令从之,二女灵达,鉴通无方,尚能以鸟工龙裳救井廩之难,岂当不能自免於风波,而有双沦之患乎?”
[ niǎo guān ]传说远古 少皞氏 以鸟名官,谓鸟官、鸟师。《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魏 主 珪 临 昭阳殿 改补百官,引朝臣文武,亲加銓择,随才授任……其官名多不用 汉 魏 之旧,倣上古龙官、鸟官。”参阅《左传·昭公十七年》。
[ niǎo hài shǔ cuàn ]形容惊恐逃窜。
[ niǎo hài ]农作物或农产品由于鸟群啄食造成的损害。
[ niǎo héng ]星宿名。柳星,朱鸟七宿的第三宿。
[ niǎo huì ]1.鸟嘴。常用来形容尖凸的人嘴。2.星名。参见“鸟注”。
[ niǎo huǒ ]《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又:“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鸟,指南方朱鸟七宿;火,指东方苍龙七宿。后以“鸟火”泛指体现时序变迁的日月星辰。
[ niǎo jì ]1.亦作“鸟跡”。鸟的爪印。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3.指鸟篆。4.见“鸟迹”。
[ niǎo jì chóng sī ]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 niǎo jì shū ]1.见“ 鸟跡书 ”。2.亦作“鸟蹟书”。鸟篆。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二:“遗我鸟跡书,飘然落巖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参见“ 鸟篆 ”。3.指鸟的爪迹。 宋 陆游 《题庵壁》诗:“风来松度龙吟曲,雨过庭餘鸟迹书。”
[ niǎo jì wén ]指鸟篆。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长安 一巨塚坏,得古铜鼎,状方而四足,古文一十六字,人莫之晓。命 句中正 辨其篆,曰:‘此鸟迹文也。’”参见“ 鸟篆 ”。
[ niǎo jí ]群鸟飞集。亦形容像鸟那样成群聚集到一起。
[ niǎo jí lín cuì ]鳞:鱼;萃:聚集。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得很多。
[ niǎo jì ]传说 少皞氏 以鸟纪官,以鸟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