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 méi ]达到人眉毛的高度。来自举案齐眉的略语。比喻夫妇相敬如宾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错斩崔宁》
[ qí méi jǔ àn ]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
[ qí méng ]犹同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杜预 注:“齐,同也。”《国语·吴语》:“越 为不道,背其齐盟。”韦昭 注:“齐,同也。”
[ qí mín yào shù ]书名。北魏贾思勰著。共九十二篇,十卷。书中总结了黄河流域各类作物的栽培、育种、农产品加工和家畜饲养等生产经验。
[ qí míng ]有同样的名望:唐代诗人中,李白与杜甫~。
[ qí míng ]1.整齐而严明。《礼记·中庸》:“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孔颖达 疏:“齐谓整齐,明谓严明,盛服谓正其衣冠,是修身之体也。”2.谓在祭祀前斋戒沐浴,静心洁身。《礼记·中庸》:“齐明盛服,以承祭祀。”郑玄 注:“明犹洁也。”孔颖达 疏:“言鬼神能生养万物,故天下之人齐戒明絜,盛饰衣服,以承祭祀。”3.敏捷明智。齐,通“齌”。《国语·周语上》:“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荀子·修身》:“齐明而不竭,圣人也。”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一》:“齐者,智虑之敏也,故以齐明连文。”4.粢盛;齍盛。祭祀所盛黍稷。齐,通“粢”。《诗·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毛 传:“器实曰齐,在器曰盛。”陈奂 传疏:“《释文》:‘齐本又作齍。’《丰年》传作齍盛,他经典多作粢盛,作齐者,古文假借字。器实曰齐,实谓黍稷也。黍稷为齐,齐在器曰盛,故经言齐而传乃兼言盛耳。”
[ qí nián ]1.指同一年受朝廷征选。《南史·颜延之传》:“袁淑 年倍小 延之,不相推重。延之 忿於众中折之曰:‘昔 陈元方 与 孔元骏 齐年文学,元骏 拜 元方 於牀下,今君何得不见拜?’”2.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旧唐书·武元衡传》:“始 元衡 与 吉甫 齐年,又同日为宰相。”3.指年龄相同的人。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九:“惠卿 既得位,遂叛 荆公,出平日 荆公 移书,有曰:‘无使齐年知。’谓 冯公京 也。荆公 与 冯公 皆辛酉人。”
[ qí nú wù ]晋 石崇 小名 齐奴,因劫略致富,故后世称不义之财为“齐奴物”。
[ qí ōu ]同“齐歌”。唐 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诗:“欲学 齐 謳逐云管,还思 楚 练拂霜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