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án liàng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 yuán liàng jǐng ]晋 陶潜 字 元亮,辞职归隐后赋诗云:“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见《归园田居》诗之四。后以“元亮井”为忆归之典实。唐 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万里忆归 元亮 井,三年从事 亚夫 营。”清 姚鼐《哭鱼门》诗:“送别议联 元亮 井,论文曾许 伯牙 絃。”
[ yuán liàng shú ]晋 陶潜 字 元亮,性嗜酒,尝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
[ zèng guāng wǎ liàng ]锃亮:铜火锅擦得~的。
[ zèng liàng ]状态词。形容反光发亮:通明~。皮鞋擦得~~的。
[ zèng míng chè liàng ]明亮耀眼。
[ zèng míng fā liàng ]见“鋥明彻亮”。
[ zhēn fēng liàng jié ]犹言高风亮节。
[ zhōng liàng ]1.忠诚坚贞。2.指忠诚坚贞的人。
[ zhū gě liàng ](181—234)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其草庐,他对刘备提出逐步统一全国的方略,即所谓《隆中对》,为刘备采纳。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限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兴修水利,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开发中国西南地区有所贡献。治事谨慎,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