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ù hé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唐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3.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唐 日御 宣政,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 rù hù ]1.到别人家里去。2.为定居某地登记户口。
[ rù huà ]画入图画,多用来形容景物优美:桂林山水,处处可以~。
[ rù huà ]1.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多为诗词韵语或小故事,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后代拟话本亦沿用之。2.指引入正题的话头。
[ rù huàn ]1.入宫为仆隶。2.入朝为官。
[ rù huǒ ]1.加入某个集体。2.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加入合伙企业,从而取得合伙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入伙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协议。入伙的新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责任,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rù jǐ ]谓把财物据为己有。《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燕度 勘到 滕宗谅 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
[ rù jǐ zāng ]受贿;贪污。《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请自今,官吏经勘断犯入己赃,并不许收敍;如有已放行收敍者,即为改正。”
[ rù jiǎ ]谓科举考试进入甲第。唐 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 丁 作鹤来。”
[ rù jià ]谓将应缴纳的粮米、军马以现银平价折算,而缴纳官库。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马之入价也,漕之改折也,虽一时之便,而非立法之初意也。太僕之马价,原为江南有不宜马之地而入价,於北地市之也。漕粮之改折,亦为一时凶荒之极,米价腾涌而入价,以俟丰年之补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