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ú shēng huà ]1.谓如画的景物。2.指画幅。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照别人画的葫芦样子画葫芦。指办事单纯模仿,没有创新。
[ yín gōu tiě huà ]钩:钩勒;画:笔画。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 yuàn tǐ huà ]指我国封建时代宫廷画家的作品,题材多以花鸟、山水或宗教内容为主。简称院画。
[ yǔ shàn huà shuǐ ]指 东晋 吴猛 以白羽扇画水渡 江 的传说。《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因还 豫章,江 波甚急,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事亦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
[ sòng huà wú yě ]用以作为精巧神妙之物的代称。
[ tí huà ]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诗刊》1978年第5期:“诗人观察敏锐,见微知著。即使是那些触及旅游、病休、祝寿、教子、观剧、题画等等生活细事的诗篇,也震响着伟大时代的回音。”
[ wǔ liáng cí huà xiàng ]东汉 石刻画像。在今 山东 嘉祥县 武翟山(旧称 紫云山)下,是 东汉 末年 嘉祥 武氏 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 武梁 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 东汉 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 东汉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因为 明 人所作的图,惟 明 事或不误,一至古衣冠,也还是靠不住,武梁祠画像中之 商 周 时故事画,大约也如此。”
[ wéi shé huà zú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 xiě shēng huà ]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
[ xiě yì huà ]以疏放的笔墨描绘人物、山水、花鸟的中国画。如齐白石的《虾》。
[ yī bǐ huà ]中国 画法之一种。用笔连绵不断,气脉贯通,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