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 jīn ]1.聚积金钱。参见“积金至斗”。2.指聚积的金钱。
[ jī jīn zhì dǒu ]形容金钱极多。斗,指北斗星。
[ jī kuài ]1.聚积的土块。2.犹积郁。
[ jī kùn ]长年的危难。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快船》:“百年之积困,一朝顿苏。”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但民间匱乏已极,倘非格外加恩,无以使积困尽甦,转徙尽復。”
[ jī lǎn ]包揽,把持。明 海瑞《钱粮册式》:“照得各州县钱粮有五七年未完者,有已完挪借不明,有未经抵补未解者,有起解五七年未获批关者……奸豪拖欠,积揽侵欺,日加一日,后将何极。”
[ jī làng ]大浪;巨浪。唐 耿湋《陪宴湖州公堂》诗:“文府重门奥,儒源积浪深。”元 袁桷《孟和乡旌表》诗:“黄云翳平垄,持以防岁年。河 流滔天来,积浪翻中田。”
[ jī lǎo ]亦作“积涝”。成灾的积水;洪涝。
[ jī lěi ]1.逐渐聚集。2.把劳动产品或其价值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和行为。3.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
[ jī lěng ]中医谓寒冷郁结不散。《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絶,至有歷年,血寒积结胞门。”原注:“﹝妇人﹞月经致病之根源,则多因虚损、积冷、结气也……至有歷年寒积胞门,以至血凝气结而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