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mǐ ér chuī ]数米粒做饭(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做用不着做的琐细小事。后来也形容人吝啬或生活困窘。
[ tǎ tǎ mǐ ]日语音译词。日本 人铺在房间内的有一定规格的草制垫席。可用它计算房间的面积。续范亭《汪精卫渡海朝天皇》诗:“龙宫里,颇恐惧,认贼作父很满意。塔塔米,双膝跪,夺眶而出两眼泪。”夏衍《难忘的一九三○年》:“因为这是一座纯 日本 式戏院,观众席没有椅子,而只是一片划成方格子的‘塔塔米’(草席)。”
[ tōng cháng mǐ ]谓仅能稍通肠胃的极难得到的米。
[ xiā mǐ ]晒干的去头尾去壳的虾肉。《急就篇》卷三“鲤鮒蟹鱓鮐鲍鰕” 唐 颜师古 注:“鰕谓今之海鰕,堪为鮓脯及所呼鰕米者。”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海蛰鮓,薑鰕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鰕》:“凡鰕之大者蒸曝去壳,谓之鰕米。”
[ wēn dé mǐ ěr fū rén de shàn zi ]剧本。英国王尔德作于1892年。温德米尔夫人不知丈夫私下接济并坚持邀请来参加她生日舞会的埃尔琳夫人是她的离过婚的母亲,怀疑丈夫与埃尔琳夫人关系暧昧,负气来到追求她的伯爵家里。埃尔琳夫人赶来劝解。恰好伯爵和客人回家,两位夫人躲了起来,但温德米尔夫人遗忘的扇子被发现。为免女儿出丑,埃尔琳夫人出来承认扇子是自己的,使女儿得以暗中离去。
[ xiān xià mǐ ér xiān chī fàn ]谓先下手,先得利。喫,也写作“食”。
[ qū mǐ ]1.亦作“麯米”。2.“麴米春”的省称。3.泛指酒。
[ qū mǐ chūn ]酒名。唐 杜甫《拨闷》诗:“闻道 云安 麴米春,纔倾一盏即醺人。”宋 苏轼《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诗之一:“天门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并舍闻。”金 周昂《醉经斋为虞乡麻长官赋》:“诗书读破自融神,不羡 云安 麴米春。”
[ shēn dīng mǐ ]即身丁钱。以米折合,故称。
[ shòu mǐ ]又名乌饭草。产于 闽 中。用以煮米,可使米缩。
[ sòng zhōu mǐ ]指亲友邻里馈赠饼食、禽蛋、衣料等礼物给产妇家为贺。《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他恁大年纪,也纔见这个孩子,应二嫂 不知怎的喜欢哩!到明日,咱也少不的送些粥米儿与他。”《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这一年,狄员外 又生了一个女儿,因是七月七日生的,叫是 巧姐;薛教授 又生了一个儿子,十月立冬的日子生的,叫是 再冬。彼此 狄 薛 两家俱送粥米来往。”
[ táo huā mǐ ]指糙米。因米粒红衣未经舂去,故称。
[ tōu jī bù zháo,fǎn shé yī bǎ mǐ ]谓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说唐》第二四回:“罗成 叫 史大奈 取了珠灯,笑道:‘这个毛贼,正是偷鸡不着,反折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