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 rén yǎn mù ]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 mí sāi ]1.糊涂,不开窍。宋 曾巩《与刘沆龙图启》:“粗知古今,可胜感励;恨当迷塞,曷用极偿?”宋 叶适《总干黄公行状》:“惟荒哀迷塞,不能次第其辞,而以属於子也,若何而可?”《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这孩子恁般愚鲁,想是心窍中迷塞之故。”2.犹迷失。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后数年再游,则其僧已亡,故道迷塞矣。”参见“迷失”。
[ mí shāng xià cài ]见“迷下蔡”。
[ mí shī ]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方向。
[ mí tāng huà ]方言。指迷惑人的甜言蜜语。
[ mí tiān ]1.迷,通“弥”。形容极大。2.迷,通“弥”。迷漫天空;满天。
[ mí tiān bù zhàng ]见“迷空步障”。
[ mí tiān dà huǎng ]迷:1、通“弥”。形容极大2、通"弥"。
[ mí tiān dà zuì ]形容极大的罪恶。
[ mí tóng ]走失的儿童。《人民日报》1982.3.29:“十多年来,郑丽华 为华侨寻找亲人,协助抢救伤病员,为用户紧急调拨物资,接车接船,帮助寻找迷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