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ōng lí chūn ]传为 战国 时 齐国 无盐 邑之女。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 齐宣王,陈述 齐国 危难四点,为 宣王 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 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 大安。事见 汉 刘向《列女传·辩通》、《新序·杂事》。
[ zhōng lí quán ]相传为 唐 时人,一说 宋 时人。后世附会为八仙之一。
[ zhōng lì ]三国 魏 锺繇 工隶书,世称“钟隶”。
[ zhōng líng yù xiù ]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养育)。
[ zhōng lóng ]1.竹名。2.泛指竹。
[ zhōng lóu ]1.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2.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 zhōng lòu ]1.钟和刻漏。借指时辰、时间。唐 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一本作“鐘漏”。2.指报时的钟声。唐 元稹《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3.喻残年,暮年。宋 范仲淹《老人星赋》:“想天上之宵征,寧悲钟漏。”明 章懋《恳乞休致疏》:“钟漏有期,詎可更亏於晚节。”4.钟和刻漏。古代用以报时、计时。亦借指时辰,时间。唐 张九龄《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未央 鐘漏晚,仙宇靄沉沉。”唐 钱起《夜雨寄寇校书》诗:“秋馆烟雨合,重城鐘漏深。”5.指报时的钟声。唐 元稹《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鐘漏下重关。”前蜀 魏承班《渔歌子》词:“梦魂惊,鐘漏歇,窗外晓鶯残月。”6.喻残年,暮年。南朝 陈 徐陵《答李颙之书》:“残光炯炯,虑在昏明,餘息绵绵,待尽鐘漏。”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尚书沉公神道碑铭》:“崦嵫景促,鐘漏智短,其不消缩而頽废者亦鲜矣。”参见“鐘鸣漏尽”。
[ zhōng lòu bìng xiē ]比喻年老衰残。
[ zhōng luó ]螺的一种。身体小,壳黄色,有赤褐色斑纹。多生活在山野树阴下。
[ zhōng měi ]集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貉 早死,无后,而天钟美於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潘岳 敏给,辞自和畅,钟美於《西征》,贾餘於哀誄。”隋 王通《中说·礼乐》:“虽然,久於其道,钟美於是也,是人必能叙彝伦矣。”
[ zhōng míng dǐng liè ]指官高位重。同“钟鸣鼎重”。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 ]谓官高位重。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暮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将滴完。比喻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漏:滴漏,古代计时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