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院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yuàn shī ]寺院住持。
[ yuàn shǐ ]1.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清 梁章鉅《称谓录·茶》:“《小知録》:‘称院使者,元 之旧习。’”2.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那朝有个宣徽院使,叫做 李罗,是个色目人。”王古鲁 注:“元 时宣徽院(即光禄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长官为院使,本係正三品,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3.清 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
[ yuàn shì ]明清两代在各省由学政主持的科举考试。因学政的官署称提督学院,故名。府试录取后可参加院试,院试录取后称生员,即秀才。是当时选拔官吏的一种预备考试。
[ yuàn shū ]妓女。
[ yuàn tái ]旧时对上司的尊称。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前蒙院臺具题,以未完钱粮,虽在未赦之内,其应追民欠实在赦免三年。”
[ yuàn tào ]院落。
[ yuàn tǐ ]1.书法流派之一。2.绘画流派之一。3.歌妓之玉体。
[ yuàn tǐ huà ]指我国封建时代宫廷画家的作品,题材多以花鸟、山水或宗教内容为主。简称院画。
[ yuàn tǐ pài ]中国 画的一个流派。南宋 翰林图画院画家 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等人的绘画风格。赵、李、刘 所作,多青绿巧赡;至 马 夏 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明 时以 陈暹、周臣、唐寅、仇英 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参见“院画”。
[ yuàn yǔ ]有院墙的屋宇;院落。
[ yuàn zhǔ ]1.寺院住持。2.旧时称官员或财主的女儿为“院主”。
[ yuàn zi ]房屋前后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
[ yuàn zi jiā ]宋 代的宫廷仆人。
[ suǒ yuàn ]1.亦作“鏁院”。亦作“鎻院”。指 宋 代翰林院处理如起草诏书等重大事机时,锁闭院门,断绝往来,以防泄密。《宋史·职官志二》:“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御内东门小殿,宣召面諭,给笔札书所得旨。禀奏归院,内侍锁院门,禁止出入。夜漏尽,具词进入;迟明,白麻出,閤门使引授中书,中书授舍人宣读。其餘除授并御札,但用寳封,遣内侍送学士院锁门而已。至於赦书、德音,则中书遣吏持送本院,内侍锁院如除授焉。”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自正月九日鏁院,方定二十八日奏号。”宋 吴自牧《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诸路举人到者,排日赴都堂,帘引讫,伺候择日殿试。前三日,宣押知制誥、详定、考试等官赴学士院锁院,命御策题,然后宣押赴殿。”2.指翰林院。清 赵翼《题周山茨老圃秋容图》诗:“锁院秋灯酒共倾,粤 江风雨舟共繫。”3.指科举考试的一种措施。考生入试场后即封锁院门,以防范舞弊。《文献通考·选举五》:“詔:祖宗旧法,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五日锁院,缘 福建 去京远,遂先期用七月;川 广 尤远,遂用六月。今 福建、二广 趋京不远,恐试下举人冒名再试,他州可依限八月初五日锁院。”4.指科举考试。《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旧制,锁院,给左藏库十万以资费用。”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於是为帖括,诗赋以錮之,浸假而鎻院,而搜检,而糊名,而誊録,而迴避。”5.指科举考场。清 钱谦益《孙鋡妻王氏墓志》:“鋡 欲以文墨自奋,不就尚寳廕,又不幸屡困锁院。”清 钱谦益《云间沉长公七十序》:“沉长公 少为硕儒,不得志於鎻院,年四十罢去。”
[ tí pò shān sì hòu chán yuàn ]诗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优美深邃,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胸襟,为后人传诵。
[ wén xiù yuàn ]官署名。宋 置,属少府监。《宋史·职官志五》:“文绣院,掌纂绣,以供乘舆服御及宾客祭祀之用。”《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三月,辛巳,置文绣院。”
[ xiàng yuàn ]象房。
[ xiān sháo yuàn ]唐文宗 时,宫中乐工伶人所住之处。《旧唐书·文宗纪下》:“﹝ 开成 三年﹞己酉,改法曲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处为仙韶院。”
[ xiān yuàn ]指 唐 代的 集贤殿 书院。唐 开元 十三年,改 集仙殿 为 集贤殿 书院,故有“仙院”之称。唐 刘禹锡《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诗:“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 xiàn nà yuàn ]唐 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