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ào sī zhú ]竹子的一种。疏节,枝梢细长,叶繁。
[ bái sī ]白色的茧丝。汉 冯衍《显志赋》:“杨朱 号乎衢路兮,墨子 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唐 章孝标《织绫词》:“今年蚕好繰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金 秦略《白发》诗:“鬚眉何所似,恰似纯白丝。”
[ chuí sī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3.白发下垂。4.指垂丝海棠。
[ chuí sī hǎi táng ]海棠的一种。
[ fěn biān xì sī ]指成色好的银锭。
[ fěn sī ]用绿豆等的淀粉制成的线状的食品。
[ chóng sī ]1.蛛丝。2.泛指其他虫类吐的丝。3.蚕丝。
[ cùn sī bù guà ]原为佛家语,比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
[ fèng sī yàn zhù ]指琴筝等乐器上的弦和柱。借代琴筝等乐器。
[ bān sī bèi ]同“班丝布”。《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王姓 刹利邪伽,名 护路那婆,世居位,繚班丝贝,缀珠为饰。”
[ bān sī bù ]即班布。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
[ fán nǎo sī ]佛教语。佛门以剃除须发为受戒出家,现清净僧尼相的标志之一,故佛家称头发为“烦恼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