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lú zhàn zhēng ]公元前58-前51年间,罗马驻高卢(内高卢)的总督恺撒,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外高卢,相当今法国、比利时等地)进行的征服战争。恺撒征服高卢后,在政治、军事上的势力大增,为他后来成为罗马独裁者奠定了基础。
[ gòu zhēng ]1.互相争执。2.搆争:相争。
[ dòu sè zhēng yán ]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 dòu yàn zhēng fāng ]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 dòu yàn zhēng huī ]竞相比赛美丽、焕发容光。
[ dòu yàn zhēng yán ]竞相比赛艳丽。同“斗艳争妍”。
[ dòu zhēng ]1.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阶级~。思想~。跟歪风邪气作坚决的~。2.群众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打击敌对分子或坏人:开~会。3.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
[ dòu zhēng dòu hé ]亦作“鬭争斗合”。犹纠缠。
[ àn dòu míng zhēng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gǔ nǎo zhēng tóu ]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 fǎn yòu pài dòu zhēng ]反对资产 阶级右派的斗争。195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6月,中共中央决定 对右派进攻进行反击。这种反击是必要的,但在斗争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 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复查,把错误的改正了过来。
[ dé guó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1524— 1525年在德意志爆发的农民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反对封建主与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和残酷剥削,主张宗 教改革,要求取消农奴制度。其中闵采尔所领导的起义力图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社会。此次 革命因自身弱点及市民阶级背叛而最终失败。
[ bái yǐ zhēng xué ]比喻竞逐名利。
[ biàn zhēng ]1.争论,争辩。辨,通“辩”。金 王若虚《林下四友赞》:“辨争讥刺,间若不能相容,而终于无憾。”元 刘祁《归潜志》卷五:“﹝ 杨槙 ﹞颇与权要辨争以罢。”2.指争讼、争执。宋 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太宗皇帝 在位四年,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专决,体如大邦。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人用宜之。”
[ dān mài zhàn zhēng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 fēn miǎo bì zhēng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抓紧时间。
[ jiǎ wǔ zhàn zhēng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