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 yí ]1.帝王的仪仗。2.帝王的仪容。
[ chì hǔ yí tóng ]见“赤彪仪同”。
[ gōng yí zhī cāo ]公仪休 的节操。
[ fēi yí ]1.《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詒罹!”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於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后以“非仪”指妇女的是与非,善与恶。2.违背礼仪。
[ fèng yí ]1.凤凰的仪态。2.比喻英俊的姿容。
[ fèng yí shòu wǔ ]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 chá yí ]赠钱财供饮茶用。多自谦钱礼菲薄。闽剧《炼印》:“萧太师:这是二千两银子,送与贤侄作为茶仪。”
[ gǔ yí ]1.古旧的式样。2.古代的礼仪。
[ dì qiú yí ]表示地球的一种模型。表面绘有一般地图的内容。一般地球仪都有23°26′的倾斜装置,便于说明地球的自转、公转、四季形成和昼夜长短等自然现象。
[ jūn yí ]1.军队的礼仪。《魏书·阳平王熙传》:“ 太宗 治兵於东部,詔 熙 督十二军校閲,甚得军仪, 太宗 嘉之,赏赐隆厚。”2.军事仪仗。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 永熙 元年,补子都督,并加鼓节军仪,除 桑乾 太守,转补都督。”《北史·李迁哲传》:“仍给军仪鼓节,令与 田弘 同讨 信州 。”《南史·垣护之传》:“ 崇祖 闻 陈显达 、 李安人 皆增给军仪,乃启求鼓吹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