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伏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bù fú ]不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大姓委实受冤,心里不伏,到上边监司处再告将下来。”《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回子心里不伏,一时聚众数百人,鸣锣罢市,闹到县前来。”
[ bù fú shāo mái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bù fú shǒu ]不顺手,不听使。
[ cuī fú ]折伏,制服。
[ fā tī jiān fú ]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後汉书·法雄传》:“善政事,好發擿姦伏,盜賊稀發,吏人畏愛之。”《资治通鉴·汉和帝元兴元年》:“雒陽 令 廣漢 王涣,居身平正,能以明察發擿姦伏,外行猛政,内懷慈仁。”
[ diào fú dù wǎn ]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这就叫做钓。扼住上截下截,驾奴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这就叫做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这就叫做挽。这三种笔法,都是变形的伏笔,因此谓“钓伏渡挽”。
[ chì fú ]“赤伏符”的简称。
[ chì fú fú ]新莽 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 刘秀 上应天命,当继 汉 统为帝。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 先在 长安 时同舍生 彊华 自 关中 奉赤伏符,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羣臣因復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 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羣望。’”元 郭钰《早春试笔》诗:“喜闻诸将黄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清 赵翼《秦望山》诗:“赤伏符终归 汉 主,白驹场枉闢 周 京。”
[ cí fú ]1.屈居人下:丈夫当雄飞,安能~!2.比喻隐藏起来,无所作为:~以待。
[ cǐ fú bǐ qǐ ]见〖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也说此起彼落、此伏彼起。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地起落。
[ chéng fú ]认罪。
[ fú ān ]电气测量的一种单位,等于一伏特和一安培的乘积,在直流电中作为功率的量度,在交流电中作为表现功率的量度。
[ fú àn ]隐伏暗处;隐藏。
[ fú àn ]上身靠在桌子上(读书、写字):~写作。
[ fú bào ]唐 代称官吏遇节假日留署值班为“伏豹”。
[ fú bǐ ]写作上一种叙事的 表现技法。指作者在叙述中,对将要描叙的人物、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 于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 fú biàn ]见“伏辩”。
[ fú bīng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 fú bō ]1.汉将军名号。2.谓平息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