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i wěi ]各种诈伪。《新唐书·刘蕡传》:“广立本之大业,崇建中之盛德,安有三代循环之弊,百伪滋炽之渐乎?”金 元好问《饮酒》诗之二:“去古日以远,百伪无一真。”
[ é wěi ]1.亦作“譌偽”。诈伪。2.讹错;错误。《旧唐书·吕才传》:“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才与学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明瞿式耜《<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扬扢今古,别裁譌伪,讨论先正之绪言,追考六经班马之谱谍,其在兹乎?其在兹乎?”清程石邻《鹌鹑谱》:“兹因精为裁订,广为稽求,文以青黄,正其讹伪,俾好事者暇时繙閲。”
[ fán wěi ]杂乱虚假。《北史·程骏传》:“夫 老子 著抱一之言,庄生 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谓至顺矣。人若乖一,则烦伪生;爽性,则冲真丧。”
[ cuàn wěi ]犹篡夺。《后汉书·张纯传》:“遭值篡伪,多亡爵土。”
[ jiǎ wěi ]虚假。《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 劝 表 子 琮,令归 太祖”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孙权 自此以前,尚与中国和同,未尝交兵,何云‘驱 权 於 江 外’乎……又 白登 在 平城,亦 魏武 所不经,北征 乌丸,与 白登 永不相豫。以此知 张騭 假伪之辞,而不觉其虚之自露也。”
[ jiān wěi ]1.亦作“姧偽”。亦作“奸偽”。亦作“姧为”。2.指诡诈虚假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