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é èr piān sān ]1.隔膜疏远。2.偏远不便。
[ dǎ piān shǒu ]私自做手脚沾便宜。
[ dōng piān ]1.指东部边境小邑。《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 使 许 大夫 百里 奉 许叔 以居 许 东偏。”杜预 注:“东偏,东鄙也。”2.东边。唐 杜甫《营屋》诗:“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
[ bù piān bù dǎng ]不偏向任何一方。
[ bù piān bù yǐ ]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荀子·君道》:“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jiù piān bǔ bì ]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 piān fèi ]应当兼顾的事情忽视了其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
[ piān fēn tóu ]一种发型。头发分向两边,一边多,一边少。
[ piān fēng ]病名。中风,半身不遂。《素问·风论》:“风中五藏六府之俞,亦为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魏书·张彝传》:“见代还 洛,犹停废数年,因得偏风,手脚不便。”参见“偏枯”。
[ piān fēng ]1.书法上指用毛笔写字时笔锋斜出的笔势:他的楷书常用~,别具一格。2.泛指写文章、说话等从侧面着手的方法。
[ piān fèng ]方言。嘴唇裂开。又称“兔唇”、“豁嘴”。
[ piān fù ]即楄柎。古时棺中垫尸体的木板。
[ piān gé ]五言律诗以仄声起者,谓之正格;以平声起者,谓之偏格。七言律诗反是。绝句同此。
[ piān gōng ]谓身着偏衣,身着两色合成之衣。《左传·闵公二年》:“偏躬无慝,兵要远灾。”杨伯峻 注:“分身衣之半为其服,似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