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ù zī ]诸侯患病之称。《公羊传·桓公十六年》:“﹝ 卫侯朔 ﹞属负兹舍,不即罪尔。”何休 注:“属,託也。天子有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兹。”徐彦 疏:“诸侯言负兹者,谓负事繁多,故致疾。”
[ jīn zī ]1.今此;现在。《诗·小雅·正月》:“今兹之正,胡然厉矣。”《左传·昭公三年》:“今兹吾又将来贺。”唐 萧至忠《陪幸五王宅》诗:“畴昔王门下,今兹制幸晨。”明 刘基《郁离子·天地之盗》:“今兹备矣,而民不言,是怨不在口而在腹也。”2.今年。《左传·僖公十六年》:“今兹 鲁 多大丧,明年 齐 有乱。”杜预 注:“今兹,此岁。”《后汉书·明帝纪》:“昔岁五穀登衍,今兹蚕麦善收。”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五:“今兹无有水旱雷雨风火疾疫为灾。”
[ lái zī ]1.来年。《吕氏春秋·任地》:“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南朝 宋 谢灵运《白石岩下径行田》诗:“天鉴儻不孤,来兹验微诚。”2.泛指今后。《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花城》1981年第1期:“他突然想到,应该用笔把他们叱咤风云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瞻既往以励来兹。”
[ huá ěr zī ]现代舞的一种,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3/4拍中慢板的舞蹈。用圆舞曲伴奏,舞时两人成对旋转,舞姿舒缓、典雅。也叫慢三步。[英waltz]
[ jiū zī ]古邑名。《左传·襄公三年》:“楚 子重 伐 吴,为简之师,克 鳩兹。”杨伯峻 注:“鳩兹,吴 邑,当在今 安徽 芜湖市 东南二十五里。”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陈伯璣 允衡,建昌 南城 人……乱后寓 黄山,移 鳩兹,再移 白下,贫甚。”
[ niàn zī zài zī ]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 yú zī ]1.在此。《书·盘庚上》:“我王来,既爰宅于兹。”孔 传:“言 祖乙 已居於此。”明 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残珠剩玉,沦没渊海,能亡三嘆?因识其目于兹云。”2.于今,至今。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晋 潘岳《怀旧赋》:“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于兹矣。”唐 韩愈《祭侯主簿文》:“我狎我爱,人莫与夷,自始及今,二纪于兹。”3.当今,今世。《汉书·司马相如传》:“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浹乎于兹。”颜师古 注:“于兹,犹言今兹也。”4.吁嗟;叹息。汉 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于兹先生,秉德恭勤。”5.至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设谤木,於兹三年矣。”6.在此。南朝 齐 王俭《褚渊碑文》:“执銓以平,御烦以简。裴楷 清通,王戎 简要,復存於兹。”
[ yǎn zī ]1.传说中神名。2.山名。参见“弇山”。
[ yì bǐ zhù zī ]挹:舀,汲取;彼:那个;注:灌;兹:这个。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
[ zī bái ]1.兽名。2.玆白:传说中的奇兽。
[ zī fēi ]亦作“兹飞”。春秋 楚国 剑士。后世借指勇力武士。
[ zī quán ]泉名。相传为 姜太公 遇 周文王 时的钓鱼处。
[ zī shì tǐ dà ]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