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ú ěr jiā gé lè ]原名察里津,后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现名。俄罗斯城市。位于该国欧洲部分南部,临伏尔加河。是重要工业基 地和水陆交通中心。国内战争时期的察里津保卫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在这 里进行的。
[ fú shōu lè suǒ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同“浮收勒折”。
[ bǐ lè tuó lì yà ]南非首都。位于该国北部。人口108万(1995年,包括郊区)。是全国最大的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工商业中心。市东郊有南非最大的金刚石矿。
[ lè bì ]古小说中的国名。传说其国之人善言。
[ lè bīng ]1.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军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尽震。”《汉书·武帝纪》:“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餘里,威震 匈奴。”《陈书·高祖纪》:“﹝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进。”明 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讨贼。”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沦没,将军 忠壮公 瑞昌、副都统 果毅公 杰纯 勒兵死守,鏖战六日夜,卒復省垣。”2.犹陈兵。《汉书·隽不疑传》:“右将军勒兵闕下,以备非常。”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千百为羣,前后相继,吾又勒兵按甲,不听讨捕,若无恐惧,竝应安远。”《新唐书·越王系传》:“元振 以告 辅国,乃相与勒兵 凌霄门,迎太子,以难告。”
[ lè gōng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勋。
[ lè jiě ]汉 时 羌 族之一部。《后汉书·耿恭传》:“勒姐、烧何羌 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 恭 降。”李贤 注:“姐音紫,又子也反。”《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又遣将军 折斐 等帅骑一万据 勒姐岭。”胡三省 注引 阚駰《十三州志》曰:“金城 安夷县 东有 勒姐河,与 金城河 合。勒姐岭 盖 勒姐河 所出之山也。汉 时 勒姐羌 居之,因以为名。”
[ lè kè sī ]光照度单位。符号lx。简称勒。[英lux]
[ lè miàn ]古代马面饰。用白黑二色的熟皮制成。
[ lè míng ]1.镌刻铭文。2.指刻在金石上的铭文。3.喻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