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ěr wā sháo ]方言。即耳挖。以其形如勺,故名。
         
                
                
            
            [ mǎ sháo ]盛粥或盛饭用的大勺,多用木头制成。
         
                
            
            [ páo sháo ]匏制的舀酒器。古代常用作祭祀礼器。
         
                
                
            
            [ sháo kǒu ]厨师烹调的手艺。如: 老刘 的勺口不错,今天请他给我们做菜。
         
                
            
            [ sháo shuǐ yī luán ]一勺水,一块肉。比喻量少。
         
                
            
            [ sháo yào ]1.即芍药。古人离别常用以相赠。2.五味调料的合剂。3.调味;调和。
         
                
            
            [ sháo yǐn ]一勺汤水。言汤水量少。《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 如 秦 乞师……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唐 崔浑 御史……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无何,不胜哀而卒。”清 曾国藩《葛寅轩先生家传》:“母殁,勺饮不入口者五日。”
         
                
            
            [ sháo zi ]舀东西的用具,略作半球形,有柄。
         
                
            
            1.一种有柄可以舀(yǎo)东西的器具:小~。铁~。2.市制容量单位。10撮为1勺,10勺为1合(gě)。
         
                
            
            [ lóng sháo ]古礼器。用以舀酒浆。柄刻龙形,故称。
         
                
            
            [ piáo sháo ]亦作“瓢杓”。把老熟的葫芦剖为两半所做成的勺子。
         
                
                
            
            [ wǔ sháo ]谓古代儿童学文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 疏:“舞勺者,熊氏 云:‘勺,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唐 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参见“舞象”。
         
                
            
            [ shēng sháo ]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
         
                
            
            [ shì sháo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勺等于一市升的百分之一。简称勺。
         
                
            
            [ shū sháo ]古代柄上刻有饰纹的舀酒浆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