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ó yìn ]1.夺去官印,谓将付予臣下的权力收回。2.谓在竞争中获得代表某种权力的官印。
[ fān yìn ]照原样重印书刊、图画等(多指不是原出版者重印):版权所有,~必究。
[ dié yìn ]电影、电视片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不同的画面重叠印在一起,用于表现剧中人的回忆、幻想,或构成并列形象。
[ fēng yìn ]1.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布律》:“不盈千者,亦封印之。”《晋书·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宋 文同《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诗:“筠籨包荔子,四角具封印。”2.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唐 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 荆山 入座隅。”明 时于除夕封印,至新正三日开印,为期四日。见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清 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为期一月,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见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开印封印》。
[ cì yìn ]犹次篆。正名之外的字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你用的两个字,虽不是正讳,却是个次印。”
[ bèi fèng yìn ]文件背面的骑缝印。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面印,背缝印,年月印。”
[ huí wén yìn ]文字回旋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如古代双名印,为使名字相连,避免拆散在左右两侧,从姓开始采用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即逆时针的方向)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回文应读作“姓某某印”。
[ kǒng bǎn yìn shuā ]油墨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织物、皮革等材料的平面或曲面上的印刷方法。印版的图文由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有誊写版印刷、打字蜡纸印刷及丝网印刷等。
[ fēi hóng yìn xuě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dǎ yìn ]1.(-∥-)盖图章。2.打字油印:~文件。3.把计算机中的文字、图像等印到纸张、胶片等上面。
[ dǎ yìn jī ]一种计算机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中的文字、图像等印到纸张、胶片等上面。常见的有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等。
[ dǎ yìn yǔ jù ]能将规定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或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print语句。
[ dǎ yìn zǐ ]1.借印子钱。2.盖图章。
[ cè yìn ]同“册宝”。《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亲王郡王初封日,请旨加给封号,乃给册寳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