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ī tóu hā yāo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 dǎ hā ha ]开玩笑:别拿我~!。这是正经事,咱们可别~!
[ ā mǔ hā lā rén ]又译“安哈拉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约1700万人(1985年)。讲安哈拉语,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发达。
[ jīng hā tiě lù ]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辽宁、吉林四省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长1 388千米。与京广、京包、京沪、沈大、沈丹、滨洲、滨绥等铁路相连。是联系中国东北铁路网与关内铁路网的主要干线。
[ hēngr hār ]形容鼻子和嘴发出的声音(多表示敷衍或不在意):他总是~的,问他也没用!
[ hēng hā ]1.表示呵斥;呵斥声。2.形容含糊应答,不在意。3.指哼哈两员神将。
[ hǎ bā er ]1.两千多年前原生于中国的一种茸毛小狗。俗称狮子狗。2.比喻驯顺的奴才、拍马者。
[ hǎ bā gǒu ]1.亦作“哈巴狗”。一种体小、毛长、腿短,可供玩赏的狗。俗称狮子狗或巴儿狗。2.比喻卑顺的奴才。
[ hā chī ]1.喷嚏。2.象声词。急促喘气声。
[ hǎ dá ]藏语音译词。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在敬神以及欢迎、馈赠等日常礼节交往上使用的丝巾。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
[ hā dá ]1.亦作“哈荅”。马虎;随便。2.厮混。
[ hā dūn ]亦作“哈屯”。蒙古语。娘子;王妃。
[ hā ha ]1.〈动〉用于“打哈哈”。指开玩笑;凑趣。2.〈名〉用于“哈哈儿”。指可笑的事。[ hā hā ]1.〈拟〉笑声。2.〈叹〉表示得意或满意。
[ hā hā jìng ]用凹凸不平的玻璃做成的镜子,照起来奇形怪状,引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