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í shǒu pín cù ]犹言疾首蹙额。清 姚鼐《李斯论》:“小人之仕也……見其君國行事悖謬無義,疾首嚬蹙於私家之居,而矜誇導譽於朝廷之上。”
[ pín cù ]皱眉蹙额。汉 王充《论衡·自然》:“薄酒酸苦,宾主嚬蹙。”《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状若悲愁於危处,憯嚬蹙而含悴。”李善 注:“嚬蹙,忧貌。”《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彦、师鐸 无如之何,嚬蹙而已。”胡三省 注:“攒眉为嚬,皱頞为蹙。”清 黄景仁《陌上行》:“徘徊自诀爷娘侧,嚬蹙依然好颜色。”
[ pín é ]1.微皱的眉头。南朝 梁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诗:“迴羞出慢脸,送态入嚬蛾。”2.皱眉头。唐 李白《捣衣篇》诗:“闺里佳人年十餘,嚬蛾对影恨离居。”唐 刘方平《铜雀妓》诗:“遗令奉君王,嚬蛾强一妆。”按,蛾,蛾眉,指女子之眉。
[ pín méi ]1.皱眉头。表示忧愁或不快。2.指东施效颦的故事,比喻胡乱效法、模仿。
[ pín shēn ]1.谓蹙眉呻吟。2.谓苦吟。
[ pín xiào ]1.皱眉和欢笑。指喜怒哀乐情感的流露。2.皱眉嗤笑。
[ xué pín ]1.效颦。谓胡乱模仿,弄巧成拙。2.指美女蹙眉。
[ yī pín yī xiào ]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 xiào pín ]亦作“笑顰”。谓欢笑或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