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āng chuí ]边陲。垂,通“陲”。晋 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二》:“卿诸人积年为害,一旦解散,方垂荡然,当条名上,必受封赏。”《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旧为赤子,既久沦於涂炭,思永靖於方垂。”
[ chuí āi ]赐予哀怜。《晋书·滕脩传》:“年衰疾篤,屡乞骸骨,未蒙垂哀,奄至薨陨。”
[ chuí ài ]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 chuí bái ]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宋 苏轼《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清 吴敏树《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2.老年人。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 chuí bó ]犹垂帘。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二:“某公在 章献明肃后 垂箔日,密进《唐武氏七庙图》,后抵之地曰:‘我不作负祖宗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太后又詔曰:‘嗣君冲幼,强敌未寧,事尤急於防秋,理难安於垂箔。臣僚恳请,不可重违,宜復御朝,以安中外。’”参见“垂帘”。
[ chuí bù xiǔ ]流传下去,永不磨灭。宋 曾慥《类说·摭言·滕王阁序》:“王勃 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 阎公 不之信,令人伺其下笔……至‘落霞孤鶩齐飞,秋水长天一色’,公 矍然曰:‘此真天才,垂不朽矣。’”明 李贽《复焦弱侯书》:“世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
[ chuí diào wēng ]指辅佐 周武王 灭 殷 的 太公望(吕尚)。唐 李白《效古》诗之一:“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王琦 注:“垂钓翁谓 吕尚,年八十钓於 渭 滨,始遇 文王。”
[ chuí ěr ]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2.下垂到耳。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