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ì fèn ruò ]1.古代星(岁星)岁(太岁,亦称岁阴、太阴)纪年法所用名称。谓太岁在丑、岁星在寅的年份为“赤奋若”。《史记·天官书》:“赤奋若岁:岁阴在丑(当斗、牛二宿之位),星居寅(当尾、箕二宿之位)。”《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丑,名曰赤奋若,岁星舍尾、箕。”2.天神名。《淮南子·墬形训》:“赤奋若,清明风之所生也。”高诱 注:“赤奋若,天神也。”
[ gào fèn yǒng ]谓主动请求担负艰巨任务。
[ fèn běi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言鲲鹏自北冥奋飞,扶摇直上,一举九万里。后以“奋北”喻人青云得志,大展宏图。
[ fèn bǐ ]1.秉笔直书,直言不讳。《国语·鲁语上》:“臣以死奋笔,奚啻其闻之也!”《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而中书省独能奋笔弗顾者,唯有 丘巨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言官劾父》:“臺諫在事,遇大奸居位,即奋笔而弹,不避亲嫌。”2.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唐 韩愈《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巴金《探索》:“我年纪最大,还能够奋笔写作,是莫大的幸福。”
[ fèn bù gù shēn ]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 fèn chì ]奋力展翅。汉 焦赣《易林·损之观》:“奋翅鼓翼,翱翔外国。”汉 张衡《西京赋》:“负笋业而餘怒,乃奋翅而腾驤。”《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愿为双鸣鹤,奋翅起高飞。”《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梦楼《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抽身我本疎慵惯,奋翅君方搏击遥。”
[ fèn cí ]1.大话,夸大不实之词。2.慷慨陈词。
[ fèn dòu ]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艰苦~。为实现伟大理想而~。
[ fèn fā ]精神振作,情绪 高涨:~有为。~图强。
[ fèn fā chuō lì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 fèn fā dǎo lì ]精神振奋,行动迅猛。蹈:踩,引申为行动。厉:迅速而猛烈。
[ fèn fā tú qiáng ]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