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岁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bǎi suì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周立波《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明 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唐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宋 苏轼《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 bǎi suì gēng ]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
[ bǎi suì suǒ ]儿童颈臂上系的彩绳。
[ bǎi suì zhī méng ]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 fá suì ]荒年。宋 叶适《叶君墓志铭》:“受一钱以上,必均;有餘,颁亲友;乏岁,賑贫饿。”
[ dào suì shù ]谓年老。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我起小长了大骨节,腿脚不好使。再说,也到岁数了。”
[ cùn yīn ruò suì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 fēng suì ]犹辞岁。
[ de suì ]1.谓受到岁星的照临。古人以岁星为祥星,得岁者有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越 得岁而 吴 伐之,必受其凶。”杜预 注:“岁星所在,其国有福。吴 先用兵,故反受其殃。”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绍兴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岁,虏且送死。詔以问太史,考步如言。”2.犹有年,丰收。北周 庾信《郑常墓志铭》:“西蚕得岁,东作逢秋,草烂狱户,星低市楼。”3.谓收成。明 徐榜《济南纪政·方书》:“万历 甲午 东兖 大饥,济南 少得岁,当事者軫念,救荒之令无日不下,而指意殊,州邑有司,莫知所适从。”4.谓增长年岁。宋 洪迈《容斋续笔·岁旦饮酒》:“《时镜新书》晋 董勛 云:‘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勛 云:‘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 è suì ]饥荒的年头。
[ duǎn suì ]短命,早死。
[ chèn suì ]童年。清 胡仲甫《<小螺庵病榻忆语>跋》:“齔岁善风格,戚党咸奇之。”
[ bì suì ]1.古人认为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兴建土木要避开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遭受祸害。唐 白居易《禽虫》诗之一:“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自注:“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验之皆信。”明 杨基《感怀》诗:“鹊巢知避岁,终为鳩所居。”2.旧时迷信,谓新年所属地支与某人生肖冲克,过年时某人应离家避居,否则会遭灾祸。明 归有光《与沉敬甫书》之八:“暂投 永怀寺 避岁,灯前后可入城也。”按,灯指灯节,即元宵节。
[ bǐ suì ]1.比年2.比年
[ fēn suì ]旧俗农历除夕守岁至半夜,谓之分岁。谓新旧岁自此而分。
[ huán suì ]周岁,满一年。唐 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或未环岁,或未浹时,而五命自天。”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媚。王 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復忆饼师否?’”
[ jiù suì ]过去的一年;去年。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新年消暗雪,旧岁添丝缕。”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大人》:“旧岁客 云南,日暮失道,入大山中。”
[ kē suì ]指科考和岁考。
[ cú suì ]1.徂年。南朝 宋 谢灵运《伤己赋》:“眺徂岁之骤经,覩芳春之每始。始芳春而羡物,终岁徂而感己。”唐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诗:“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2.谓光阴流逝。宋 陆游《道院》诗:“摇落悲徂岁,漂流忆故园。”谢无量《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徂岁怜青镜,廻飈託素笺。”3.岁暮。《周书·武帝纪上》:“寒暑亟周,奄及徂岁,改元命始,国之典章。”宋 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之二十:“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悽断。”4.往年。清 杜岕《<楝亭集>序》:“徂岁,荔轩 寄《舟中吟》一卷,读之如对謦咳欠伸而握手留连也,盖至今日始得敍 曹子 之诗。”
[ jī suì ]荒年。《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