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己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gòng jǐ ]谓帝王严肃恭敬地约束自己。共,通“恭”。亦谓其任人得宜,无为而治。
[ fǎn qiú zhū jǐ ]指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求:追究。诸 :“之于” 的合音。
[ fèng gōng kè jǐ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 fèng jǐ ]1.谓养护己身,无所作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蔿吕臣 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杜预 注:“言其自守无大志。”《南史·后妃传下·陈文沉皇后》:“钦 素无伎能,奉己而已。”清 钱谦益《向言上》之四:“夫奉己而不在民,近代大臣之通病也,百姓之所仇而敌国之所喜也。”2.奉养自己。唐 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 chuò jǐ ]舍己。
[ gù zhí jǐ jiàn ]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 bǐ jǐ ]见“彼其”。
[ jí jǐ ]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
[ jù wéi jǐ yǒu ]占据为自己所有。
[ kǒng yǐ jǐ ]1.唐代启蒙读物上的文句,旧时供学童摹字的描红纸上有“上大人,孔乙已”等语。参见“上大人”。2.鲁迅《呐喊·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辛亥革命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沦落到了与广大劳动群众同等悲惨地位的下层知识分子。
[ gù jǐ ]谓自问。
[ lǎo jǐ ]方言。四川 人向年龄相近的、不相识的男子打招呼的称呼,亲密而略带轻佻意。今已不常用。章炳麟《新方言·释词》:“今 淮 西、淮 南、江西,轻其人则称老己。”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二章:“好多人颇为称奇地说:‘老己,你说怪不怪?’”
[ fú jǐ shì ]对不愿指明其姓 名的人的称呼。即某甲或某乙的意思。《左传·文公十四年》:“齐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也,终不 曰公,曰夫己氏。”
[ fǔ jǐ ]省察自己;自问。
[ jǐ fāng ]自己这一方面。
[ jǐ hài zá shī ]组诗名。清代龚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 jǐ nì jǐ jī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jǐ rèn ]自己的任务:以天下为~。
[ jǐ sī ]私欲。
[ jǐ sì zhī biàn ]也称土木之变。指 明 英宗 被 瓦剌 俘于 土木堡 事件。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瓦剌 贵族 也先 率兵攻 明。宦官 王振 挟持 英宗 统兵五十万亲征,至 大同,闻前方小败,即惊慌后撤,行军至 土木堡(今 河北 怀来县 东)被敌军追及,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 被俘,王振 也为乱军所杀。因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明史·张钦传》:“英宗 不听大臣言,六师远驾,遂成己巳之变。”参见“土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