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廊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duǒ láng ]亦作“朶廊”。大殿的左右走廊。
[ chāo shǒu huí láng ]见“超手游廊”。
[ chāo shǒu yóu láng ]回廊的一种式样。因其如两手在胸前交互插在袖筒里,四面相通,故称。
[ fēng láng ]通风的穿廊。唐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雪逕抵樵叟,风廊折谈僧。”宋 秦观《元祐三年余被召至京师从翰林苏先生过兴国浴室院始识汶师后二年复来阅诸公诗因次韵》:“聊移小榻就风廊,卧久衣中带佛香。”清 厉鹗《觅句廊晚步》诗之一:“斜阳一抹风廊影,葵写圆花竹写梢。”
[ yún láng ]竹丛中的回廊。
[ láng cān ]见"廊餐"。
[ láng cān ]亦作“廊飡”。古代常朝百官,朝退后皇帝赐食于殿前廊下,谓之廊餐。也叫廊食、廊下餐、廊下食。《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十二月乙丑,帝以文武常参官每月一、五、九日赴朝,奏请备廊飡,詔从之。”宋 王溥《五代会要·常朝》:“后唐 同光 元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独两省官不拜;准本朝故事,朝退于廊下赐食,谓之廊餐。百官遂有谢食拜,唯两省官本省有厨,不赴廊餐,故不拜。”《文献通考·王礼二》:“廊下食起 唐 贞观,其后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唐 末浸废,但於入阁起居日赐食。”参见“廊下食”。
[ láng dì ]谓房屋。
[ láng fáng ]1.厅堂周围的房舍。《再生缘》第七回:“清幽庭院飞春燕,寂静廊房掛綉帘。”2.明 自 永乐 十八年建都 北京,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明 高明《琵琶记·两贤相遘》:“小人管许多廊房,并没有这个人。”参阅 明 沉榜《宛署杂记·河》。
[ láng gé ]殿下外屋。
[ láng miào cái ]1.亦作“廊庙才”。建筑廊庙的木材。2.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者。
[ láng miào zǎi ]谓执政大臣。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 láng miào zhì ]担负朝廷重任的志向。指参政的心愿。
[ láng shí ]即廊餐。
[ láng shì ]作为贸易市场的长廊。《宋史·李允则传》:“始州民多以草覆屋。允则 取材木 西山,大为仓廪营舍。始教民陶瓦甓,标里閈,置廊市、邸舍、水磑。”
[ láng shì ]殿堂周围的房舍。
[ láng sì ]廊庙。
[ láng tóu ]明 时,将廊房应纳钱钞,择居民之有力者负责交纳,称其人为“廊头”。参见“廊房”。
[ láng wū ]廊室。
[ láng wǔ ]堂前的廊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