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òng jì ]1.谓感情受触动而心跳加快。《东观汉记·冯异传》:“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2.谓感情因受刺激而动荡。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听见一朵残花坠地的声音,使我化了石的心也时起动悸。”
[ kǒng jì ]惊慌。唐 柳宗元《乞巧文》:“鬼神恐悸,圣智危慄。”《旧唐书·刘总传》:“晚年恐悸尤甚,故请落髮为僧。”宋 郭彖《睽车志》卷二:“此疾虽愈,而尝怔忡恐悸,或遗亡颠错,若失心状。”
[ bìng jì ]惊悸;惊心。《汉书·酷吏传·田延年》:“大将军曰:‘诚然。实勇士也。当发大议时,震动朝廷。’光 因举手自抚心曰:‘使我至今病悸。’”宋 苏轼《严颜碑》诗:“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明 李贽《复刘肖川书》:“只公自来,他人我不喜也。如前年往湖上相伴令舅之辈,真定 康棍 之流,使我至今病悸也,最可憾也!”
[ huāng jì ]恐荒;惊慌。荒,同“慌”。
[ xū jì ]因虚弱引起的心跳加速,心神不宁的病症。
[ yú jì ]事后还依然存在的恐惧:心有~。悸(jì):恐惧,心跳。
[ xīn yǒu yú jì ]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