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戍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fēng shù ]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 gǔ shù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 jìn shù ]谓军队开进某地执行卫戍任务。
[ kè shù ]由外地军队驻守。亦指驻守在外地。
[ jí shù ]边塞的营垒。
[ gū shù ]谓孤立的边城。
[ biān shù ]1.戍边;守卫边疆。《管子·揆度》:“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譙之,当壮者遣之边戍。”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诗:“山川万里復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嘉运 所製乐府曰《胡渭州》、《双带子》、《盖罗缝》、《水鼓子》。此皆絶句,述边戍行旅之怀,与题全无干涉。”2.守边部队。《宋书·索虏传》:“太祖 虑其侵犯 淮 泗,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宋 曾巩《救灾议》:“空近塞之地,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以不增尔。”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今年秋粮以棉布代输,以给边戍。”3.边疆;边境。《后汉书·百官志五》:“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边戍者,丞为长史。”唐 孟郊《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明 孙传庭《题犯官任錡等招繇疏》:“﹝ 任錡 ﹞多赃狼藉,众怨沸腾,欲正王章,宜投边戍。”
[ chū shù ]到边地戍守。明 陈子龙《上巳行》:“万里 黄龙 谁出戍,三年紫燕独归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因想此时国家用兵,出戍的人必多;出戍的人多了,戍妇自然也多;因作了三章《戍妇词》。”
[ guā shù ]语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 使 连称、管至父 戍 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唐 薛能《彭门解嘲》诗之二:“秦 客莫嘲瓜戍远,水风瀟洒是 彭城。”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表》:“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於家声。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於君赐。”宋 戴埴《鼠璞·瓜戍》:“今人到官,贺谢语必言‘瓜戍’。”参见“瓜代”。
[ liè shù ]防守边塞。
[ liú shù ]有罪过的人被遣送到荒远地区守边。南朝 梁 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好俅传》第二回:“据刑部断案,本当夺爵赐死,姑念先臣勋烈,不忍加刑,着幽闭养闲堂三年,以代流戍。”
[ shì shù ]1.谓谪罚戍边。《史记·陈涉世家》:“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2.指因罪谪罚戍边的人。《淮南子·人间训》:“发适戍以备 越,而不知难之从中发也。”《史记·匈奴列传》:“因 河 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 河,徙适戍以充之。”《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适戍彊於五伯,閭阎偪於戎狄。”颜师古 注:“适读曰謫。适戍,谓 陈胜、吴广 也。”
[ shǒu shù ]戍守,防守保卫。
[ liú shù ]驻守。
[ lǒng shù ]戍守西部边疆。
[ shān shù ]山中的戍所。
[ qū shù ]1.即屈戌。2.指蝴蝶扇铰。
[ róng shù ]行伍,军队。
[ qiǎn shù ]旧时谓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清 秦鑅《归州纪事》诗:“放盗归山何猖獗,囹圄长羈待遣戍。”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时在戊戌八月十五日,由刑部解赴兵部,遣戍 新疆。”
[ shè shù ]驻守。《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文公 与 秦 伐 郑,秦 人窃与 郑 盟而舍戍焉。”